词条 | 螳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通標 螳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● 螳 tángㄊㄤˊ ◎ 〔~螂〕昆蟲,全身綠色或土黃色,頭呈三角形,前腳呈鐮刀狀。捕食害蟲,對農業有益,如“~~捕蟬,黃雀在後”。俗稱“刀螂”;簡稱“螳”,如“~臂當車”(喻不自量力)。 英語 mantis 德語 Gottesanbeterin(S) 法語 mante (insecte) 螳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◎ 螳táng 〈名〉 (1) 螳螂的簡稱 [mantis] 螳,螳螂也。——《說文新附》 螳螂,有斧蟲。——《玉篇》 猶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軼。——《莊子·天地》 睹-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,螳螂執翳而搏之。——《莊子·山木》 (2) 又如:螳斧(指螳螂前足。以其前兩足高舉如人執斧,故名。亦喻脆弱的武裝);螳螂之衛(比喻微弱的兵備);螳臂(比喻不自量力;微弱之力);螳輪(比喻不自量力者);螳臂拒轍,螳臂當轍,螳臂扼轍(猶螳臂當車) 常用詞組 螳臂當車螳螂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 螳 國語辭典
【申集中】【虫】螳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1 螳 《康熙字典》【申集中】【虫】螳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1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 又名齕肬。【吳越春秋】夫秋蟬登高樹,不知螳螂超枝緣條而稷其形。【莊子·人閒世】女不知夫螳螂乎,怒其臂以當車轍,不知其不勝任也。【韓詩外傳】齊莊公出獵,有螳螂舉足,將搏其輪。問其御,御曰:其爲蟲也,知進而不知退,不量力而輕就敵。 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沂水又東南,螳螂水入焉。 又縣名。【華陽國志】螳螂縣出銀、鉛、白銅、雜藥,有螳螂附子。 【卷十三】【虫】 螳 《说文解字》【卷十三】【虫】 『說文解字』 螳蜋也。从虫堂聲。徒郎切文七 新附 螳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ʰɑŋ˧˥ 韩语罗马TANG现代韩语당 客家话[陆丰腔] tong3 [台湾四县腔] tong2 [客语拼音字汇] tong2 [海陆腔] tong2 [东莞腔] tong2 [客英字典] tong2 [宝安腔] tong2 [梅县腔] tong2粤语tong4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上古音 中古音 螳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
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