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裘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通標 裘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● 裘 qiúㄑㄧㄡˊ
英語 fur garments; surname 德語 Fell, Fell (gegerbt)(S),Pelzmantel(S),Qiu(Eig, Fam) 法語 fourrure 裘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◎ 裘qiú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衣,求聲。本義:皮衣。古代“求”、“裘”同字) (2) 同本義 [fur coat] 裘,皮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裘所以佐女功助溫也。——《白虎通·衣裳》 掌爲大裘——《周禮·司裘》。注:“大裘,黑羔裘。” 世以爲裘者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泛論》。注:“裘孤之屬也。” 良治之子,必學爲裘。——《禮記·學記》 冬日麑裘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 狐裘不暖。——唐· 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裘葛之遺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裘馬過世家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 (3) 又如:裘馬甚都(車馬衣裘十分華美);裘羶(裘皮和羶氣。代指清兵);狐裘;裘氏(周禮官名。制皮衣的工匠);裘冕(上古帝王祭天時所穿戴的衣冠) (4) 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種 [furrier] 詞性變化 ◎ 裘qiú 〈動〉 (1) 假借爲“求”。求取 [strive for;seek] 熊羆是裘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大東》 (2) 穿上皮衣 [put on fur coat]。如:裘馬(坐馬車,穿裘衣。比喻權貴的豪華生活);裘馬輕肥(衣輕裘,乘肥馬。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) 裘 國語辭典名
【申集下】【衣】裘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7 裘 《康熙字典》【申集下】【衣】裘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7 〔古文〕求【唐韻】巨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尤切, 又披裘公,人名。【高士傳】披裘公曰:五月被裘負薪,豈取金者哉。 又菟裘,地名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使營菟裘,吾將老焉。【註】在梁父縣南。 又裘氏,亭名。【水經注】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裘氏,衞大夫食采于裘,因氏焉。 又【集韻】渠竹切,音鞠。義同。 又【韻補】渠之切,叶音其。【詩·豳風】取彼狐狸,爲公子裘。 【說文】作 【卷八】【裘】 裘 《说文解字》【卷八】【裘】 『說文解字』 皮衣也。从衣求聲。一曰象形,與衰同意。凡裘之屬皆从裘。求,古文省衣。巨鳩切 『說文解字注』
裘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ɕʰiou˧˥ 唐代读音*ghiou日语读音KAWAGOROMO韩语罗马KWU现代韩语구越南语cừu 客家话[台湾四县腔] kiu2 [梅县腔] kiu2 [海陆腔] kiu2 [客英字典] kiu2 [沙头角腔] kieu2 [陆丰腔] kiu3 [宝安腔] kiu2 [客语拼音字汇] kiu2粤语kau4 近代音溪母尤侯韻平聲陽求小空;中古音群母尤韻平聲𧚍小韻巨鳩切三等開口;上古音黄侃系统:溪母咍部 ;王力系统:羣母之部 ; 吴语 闽语 上古音 中古音 裘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
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