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貉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通標 貉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● 貉 héㄏㄜˊ ◎ 哺乳動物,外形像狐,穴居河谷、山邊和田野間;雜食魚、鼠、蛙、蝦、蟹和野果、雜草等,皮很珍貴:一丘之~。 其它字義 ● 貉 háoㄏㄠˊ ◎ 義同(一),用於“貉子”、“貉絨”。 其它字義 ● 貉 mòㄇㄛˋ ◎ 古同“貊”。 英語 badger; raccoon dog 德語 Marderhund ,still, wortkarg 法語 chien viverrin,tapir,tribu du Nord,blaireau 貉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◎ 貉háo (1) —— 義同“貉”( hé ) (2) 另見 hé 常用詞組 貉絨貉子 基本詞義 ◎ 貉hé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豸( zhì),長脊的野獸,各聲。本義:一種野獸,通稱“貉子”,也叫“狸”) (2) 同本義 [racoon dog] 食肉目犬科的一種動物(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),產地包括中、日、朝和烏蘇裏邊區。有三個亞種,產於中國東北、華北、華中、東南和西南各省區,是著名的毛皮獸,它的毛皮被稱爲貉子皮或貉絨 (3) 另見 háo 貉 國語辭典名
名
【酉集中】【豸】貉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6 貉 《康熙字典》【酉集中】【豸】貉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6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 又蟲名。【爾雅·釋蟲】國貉蟲蠁。【註】今呼蛹蟲。 又【廣韻】下各切,音涸。義同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 又【秋官·貉隷註】征東北夷所獲,選以爲役員。【公羊傳·宣十五年】寡乎什一,大貉小貉也。【孟子】子之道,貉道也。【註】貉,在荒服者也。貉之稅二十而取一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貉,縮綸也。【註】綸,繩也。謂牽縛縮貉之。 又【集韻】末各切,音莫。【爾雅·釋詁】靜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 【卷九】【豸】 貉 《说文解字》【卷九】【豸】 『說文解字』 北方豸穜。从豸各聲。孔子曰:“貉之爲言惡也。”莫白切 『說文解字注』
貉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xɤ˧˥; xɑu˧˥; mo˥˧ 日语读音MUJINA 客家话[海陆腔] hok8 met8 [客英字典] hok8 met8 [台湾四县腔] hok8 met8 [宝安腔] hok8 | met7 [梅县腔] hok7 [客语拼音字汇] hog6 log6 mag6粤语hok6 mak6 近代音中古音匣母鐸韻入聲涸小韻下各切一等開口;明母陌韻入聲陌小韻莫白切二等開口;上古音黄侃系统:明母模部 ;匣母鐸部 ;明母鐸部 ;王力系统:明母魚部 ;匣母鐸部 ;明母鐸部 ;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貉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
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