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、词语:

 

词条
释义

拼音

注音

部首

簡繁

異體字

zàn

ㄗㄢˋ

部首

部外12

總筆畫19

簡體

賛赞

統一碼

字形分析

筆順

基本区 U+8D0A

上下结构

3121353121352511134

五筆

倉頡

鄭碼

四角

tfqm

hubuc

mbrl

24806

拼音zàn

注音ㄗㄢˋ

部首部外 12總筆劃 19

統一碼 8D0A筆順 3121353121352511134

國語辭典

ㄗㄢˋzàn
  1. 謁見。《說文解字·貝部》:「,見也。」《漢書·卷七八·蕭望之傳》:「其以客禮待之,令單于位在諸侯王上,謁稱臣而不名。」

  2. 佐助、輔導。如:「贊助」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七年》:「大叔儀不貳,能大事。」《禮記·中庸》:「可以天地之化育。」

  3. 引導。《國語·周語上》:「太史王,王敬從之。」

  4. 推薦。《禮記·月令》:「命太尉桀俊,遂賢良,舉長大。」《漢書·卷六五·東方朔傳》:「朔自曰:『臣嘗受易,請射之。』」

  5. 告訴、介紹。《史記·卷七七·魏公子傳》:「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遍賓客,賓客皆驚。」

  6. 同意。如:「贊同」。

  7. 頌揚、稱美。《三國志·卷一八·魏書·許褚傳》:「帝思褚忠孝,下詔褒。」《紅樓夢·第五六回》:「我才你,你倒來捉弄我了。」通「讚」。

  8. 參與。《史記·卷四七·孔子世家》:「至於為春秋,筆則筆,削則削,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。」

  1. 文體名。以稱述評論為主,分雜、哀、史三種。如夏侯湛有〈東方朔畫〉、袁宏有〈三國名臣序〉。《南史·卷八·梁元帝本紀》:「自圖宣尼像,為之而書之。」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變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
「贊」 說文‧貝部「贊」「赞」「贊」
字形對比
中国大陆
台湾
香港
日本
韩国
異體字
随便看

 
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Sdict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7 6:33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