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邿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邿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● 邿 shīㄕˉ
英语 a state in Shandong province 德语 Ortsname(S) 法语 (nom de lieu) 邿 國語辭典名
【酉集下】【邑】邿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6 邿 《康熙字典》【酉集下】【邑】邿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6 【唐韻】書之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申之切【韻會】商支切,𠀤音詩。【說文】附庸國。【春秋·襄十三年】夏取邿。【註】邿,小國也。任城亢父縣有邿亭。 又山名。【左傳·襄十八年】魏絳、欒盈以下軍克邿。【註】平隂西有邿山。 【卷六】【邑】 邿 《说文解字》【卷六】【邑】 『說文解字』 附庸國。在東平亢父邿亭。从邑寺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取邿。”書之切 『說文解字注』 (邿)附庸國。王制曰。不能五十里者。不合於天子。附於諸矦曰附庸。鄭云。不合、謂不朝會也。小城曰附庸。附庸者、以國事附於大國。不能以名通也。春秋襄十三年夏。取邿。邿者、魯附庸也。在東平亢父邿亭。前志曰。東平國亢父詩亭、故詩國。後志曰。章帝元和元年。分東平國爲任城國。亢父屬任城國。按前志當作詩亭故邿國。許書當作東平亢父詩亭。杜預左注亦當本作詩亭。皆寫者亂之耳。邿詩古今字也。今山東濟寧州東南有故邿城。从邑。寺聲。書之切。一部。春秋傳曰。取邿。 © 汉典 邿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ʂʅ˥ 客家话[海陆腔] shi1 [客英字典] shi1 [台湾四县腔] sii1粤语si1 近代音中古音審書母之韻平聲詩小韻書之切三等開口;上古音黄侃系统:透母咍部 ;王力系统:書母之部 ;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邿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
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