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隤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隤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● 隤 tuí ㄊㄨㄟˊ
英语 to fall in ruins; to collapse 隤 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◎ 隤tuí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阜( fù),贵声。从阜,与山或建筑有关。本义:崩颓;坠下) (2) 同本义 [collapse] 隤,下队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隤铜丸以擿鼓。——《汉书·史丹传》。师古曰:“隤,下也。” 障隤处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(3) 又如:隤缺(倒塌崩坏之处);隤圮(倒塌;毁坏);隤陷(跌倒或掉下);隤照(落日,夕照) (4) 使[壅土]坠下 (附着苗根) [fall] 苗生叶以上,稍耨陇草。因隤其土以附苗根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 (5) 败坏 [corrupt] 李陵既生降,隤其家声。——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 士众灭兮名已隤。——《汉书·苏武传》。师古曰:“隤,坠也。” (6) 降下 [befall]。如:隤祥(降赐祥瑞) (7)[水] 地下流动 [flow underground] 水隤以绝商颜,东至山领十余里间。——《汉书·沟洫志》。 颜师古注:“下流曰隤。” (8) 遗失 [lose] 乐隤心,其如忘,哀缘情而来宅。——《文选·陆机·叹逝赋》 词性变化 ◎ 隤tuí 〈名〉 (1) 风车的出粮口 [outlet] 碓隤扇隤舂簸扬。——《急就篇》 (2) 疝气 [hernia] 其传为索泽,其传为颓疝。…颓与聩古字通。——《内经》 (3) 周邑名 [Tui city]。故城在今河南省获嘉县境。一说在河南省修武县境 河内 修武有 隤城。——《郡国志》 ◎ 隤tuí 〈形〉 (1) 安 [peaceful] 夫坤,隤然示人简矣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 (2) 柔顺的样子 [gentle and agreeable]。如:隤然(柔顺随和的样子) 隤 國語辭典动
名
【戌集中】【阜】隤·康熙筆画:20 ·部外筆画:12 隤 《康熙字典》【戌集中】【阜】隤·康熙筆画:20 ·部外筆画:12 【唐韻】杜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回切, 又【蘇武傳】士衆滅兮名已隤。 又【揚雄·河東賦】發祥隤祉。【註】隤,降也。 又【詩·周南】我馬虺隤。亦作穨。【爾雅·釋詁】虺穨,病也。 又【前漢·景十三王傳】日崔隤。【註】崔隤猶言蹉 又【易·繫辭】夫坤隤然,示人 又【禮·曲禮】凡遺人弓者。【註】弓有往來體,皆欲令其下曲,隤然順也。【釋文】隤,本又作頹。【禮·檀弓】頹乎其順也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王與鄭人隤。【註】在修武縣北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河內郡修武有隤城。 又【左傳·成十六年】公出于壞隤。【註】魯邑。 又【韻會小補】湯過切,音惰。通作穨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梓人】則必穨爾如委矣。【釋文】穨,如字,李讀湯過反。 【玉篇】或作頹墤。【篇海】本作 【卷十四】【𨸏】 隤 《说文解字》【卷十四】【𨸏】 『說文解字』 下隊也。从 『說文解字注』
© 汉典 隤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tʰuei˧˥ 日语读音OCHIRU韩语罗马THOY现代韩语퇴 客家话[海陆腔] tui2 kui2 [台湾四县腔] tui2 kui2 [客英字典] tui2 kwui2 [梅县腔] tui3粤语teoi4 近代音中古音定母灰韻平聲穨小韻杜回切一等合口;上古音黄侃系统:定母灰部 ;王力系统:定母微部 ;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隤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
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异体字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