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雩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标 雩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● 雩 yúㄩˊ ◎ 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:~祭。~禳(出雨消灾)。 英语 offer sacrifice for rain 法语 sacrifice d'été pour la pluie 雩 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◎ 雩yú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雨,亏(于)声。本义: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) 同本义 [offer sacrifices and pray for rain] 雩,夏祭乐于赤帝,以祈甘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则帅巫而舞雩。——《周礼·司巫》 大雩者何,旱祭也。——《公羊传·桓公五年》。注:“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,故谓之雩。” 雩而雨,何也?曰,无何也,犹不雩而雨也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 (2) 又如:雩宗(设祭坛祭水旱);雩祭(求雨祭祀);雩敛(向人民征收祈雨祭礼所需的费用);雩坛(求雨的祭坛) 雩 國語辭典名
名
【戌集中】【雨】雩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3 雩 《康熙字典》【戌集中】【雨】雩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3 【唐韻】羽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雲俱切, 又雩婁。地名。【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】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。【釋文】雩,音于。 又【前漢·地理志】豫章郡雩都,琅邪郡雩叚。 又【廣韻】况于切【集韻】匈于切, 又【集韻】休居切,音虛。【左傳·雩婁釋文】韋昭讀。 又【集韻】汪胡切,音烏。【左傳·雩婁釋文】或讀一呼反。 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 【】【】 雩 《说文解字》【】【】 『說文解字注』
雩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jy˧˥ 日语读音AMAGOI韩语罗马WU现代韩语우 客家话[海陆腔] ri1 [客英字典] ji2 [客语拼音字汇] yi2 [台湾四县腔] ji1 [梅县腔] j2粤语jyu4 近代音影母魚模韻平聲陽魚小空;中古音喻云母虞韻平聲于小韻羽俱切三等合口;曉母虞韻平聲訏小韻況于切三等合口;上古音黄侃系统:匣母模部 ;曉母模部 ;王力系统:匣母魚部 ;曉母魚部 ;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雩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
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异体字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