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鞞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鞞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● 鞞 bǐngㄅㄧㄥˇ ◎ 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(一说刀剑鞘):“维玉及瑶,~琫容刀。” 其它字义 ● 鞞 píㄆㄧˊ ◎ 古同“鼙”,鼓名:“召令习鼓~。” 其它字义 ● 鞞 bìㄅㄧˋ ◎ 古同“韠”,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。 其它字义 ● 鞞 bēiㄅㄟˉ ◎ 〔牛~〕古县名。 英语 sheath 德语 Degenscheide, Scheide(S) 法语 fourreau,gaine 鞞 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◎ 鞞bǐng 〈名〉 (1) 刀鞘 [sheath of a knife] 请令以鱼皮之鞞为献。——《逸周书·王会》 (2) 又如:鞞琫(刀鞘上的装饰物);鞞芾(刀鞘和蔽膝) 鞞 國語辭典
名
【戌集中】【革】鞞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8 鞞 《康熙字典》【戌集中】【革】鞞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8 【唐韻】幷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補鼎切, 又【大雅】鞞琫容刀。【傳】下曰鞞,上曰琫。 又【廣韻】幷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補弭切【正韻】補委切, 又【廣韻】府移切,音 又【集韻】蒲糜切,音皮。本作郫。詳邑部郫字註。 又【廣韻】部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騈迷切, 【卷三】【革】 鞞 《说文解字》【卷三】【革】 『說文解字』 刀室也。从革卑聲。并頂切 『說文解字注』
鞞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piŋ˨˩˦; pʰi˧˥; pi˥˧; pei˥ 日语读音SAYA 客家话[海陆腔] bin3 [台湾四县腔] bin3 [客英字典] bin3粤语bei2 bing2 pei4 近代音中古音幫母支韻平聲𤰞小韻府移切三等開口;並母齊韻平聲鼙小韻部迷切四等開口;幫母紙韻上聲𢔌小韻幷弭切三等開口;幫母迥韻上聲鞞小韻補鼎切四等開口;上古音黄侃系统:並母齊部 ;幫母青部 ;王力系统:並母支部 ;幫母耕部 ;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鞞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
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异体字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