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復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通 復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● 復 fù ㄈㄨˋ
英语 return; repeat; repeatedly 復 國語辭典动
副
助
名
副
【寅集下】【彳】復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9 復 《康熙字典》【寅集下】【彳】復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9 〔古文〕𢕛𠣸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房六切,音伏。【說文】往來也。【廣韻】返也。【書·舜典】如五器卒乃復。【傳】復,還也。【詩·小雅】言歸思復。 又【韻會】答也。【書·說命】說復于王。 又【韻會】白也。【禮·曲禮】願有復也。 又【韻會】反命也。【周禮·天官】諸臣之復。【註】復,報也,反也。【疏】謂羣臣受王命,使臣行之訖,反報於王也。 又招魂曰復。【禮·檀弓】復盡愛之道也。【註】復謂招魂,庶幾其精氣之反。 又興復。【諸葛亮·出師表】興復漢室,還於舊都。 又姓。【正字通】元有復見心。 又州名。【隋書·地理志】後周置復州,大業初改曰沔州。 又復陶,官名。【左傳·襄三十年】使爲君復陶。【註】復陶,衣服之官也。 又衣名。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王皮冠秦復陶。【註】秦所遺羽衣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方六切,音福。【集韻】重也。【正韻】反覆也。【易·復卦】反復其道。【詩·小雅】顧我復我。【註】謂迴轉反復之也。 又【正韻】復,除也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七大夫以下,皆復其身及戸勿事。【註】復其身,及一戸之內,皆不徭役也。 又與複通。【史記·秦始皇紀】爲復道,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上從復道上,望見諸將往往耦語。【註】上下有道,故謂之復。 又與覆通。【詩·大雅】陶復陶穴。【音義】復,累土於地上。【說文】作覆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浮富切,浮去聲。【集韻】又也。【增韻】再也。【詩·大雅·大明序】文王有明德,故天復命武王也。 又叶房月切,音伐。【韓愈·招揚之罘詩】禮稱獨學陋,易貴不遠復。作詩招之罘,日夕抱饑渴。渴,巨列切。 又𡕴𡕨㚆𠣾。 【卷二】【彳】 復 《说文解字》【卷二】【彳】 『說文解字』 往來也。从彳复聲。房六切 『說文解字注』 (復)往來也。辵部曰。返、還也。還、復也。皆訓往而仍來。今人分別入聲去聲。古無是分別也。从彳。𡕨聲。房六切。三部。 復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fu˥˧ 唐代读音*bhiuk bhiòu日语读音KAERU KAESU MATA韩语罗马POK PWU现代韩语복 부 客家话[客英字典] fuk8 [陆丰腔] fuk8 [梅县腔] fuk8 [沙头角腔] fuk8 [客语拼音字汇] fug6 [台湾四县腔] fuk8 [海陆腔] fuk8 [宝安腔] fuk8 [东莞腔] fuk7粤语fau6 fuk6潮州话hog8(hôk) hiun3(hiùⁿ) 近代音非母魚模韻入聲作平聲復小空;非母魚模韻入聲作上聲復小空;中古音奉母宥韻去聲復小韻扶富切三等開口;奉母屋韻入聲伏小韻房六切三等合口;上古音黄侃系统:並母沃部 ;並母沃部 ;王力系统:並母覺部 ;並母覺部 ;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復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
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复 覆 𠋩 𠣸 𠣾 𠤇 𡕨 𡕴 𢕒 𢕛 𢕶 𠣴 𣸪 復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