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麥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
通 麥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● 麥 màiㄇㄞˋ
英语 wheat, barley, oats;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德语 Getreide, Korn, Weizen, Gerste, Hafer(S, Bio),Radikal Nr. 199 = Weizen, Gerste, Hafer(S, Sprachw) 法语 blé,céréale 麥 國語辭典名
【亥集下】【麥】麥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0 麥 《康熙字典》【亥集下】【麥】麥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0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莫獲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莫白切, 又【前漢·武帝紀】勸民種宿麥。【註】師古曰:歲冬種之,經歲乃熟,故云宿麥。 又一種蕎麥,一名烏麥。南北皆種之,亦名荍麥。 又【爾雅·釋草】蘥雀麥。【註】卽燕麥也。 又【爾雅·釋草】大菊蘧麥。【註】大菊,一名麥句薑,卽瞿麥。 又姓。【隋書】有麥鐵杖。 又【集韻】訖力切,音極。【詩·鄘風】爰采麥矣,沫之北矣。 又【豳風】黍稷重穋,禾麻菽麥。 又叶莫故切,音暮。【晉太和末童謠】白門種小麥,叶上路。○按麥从來不从夾,从夊不从夕。來象其實,夊象其根。俗作麥,非。 又楊愼謂麥有昧音。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,進民閒所食烏昧草,謂卽今燕麥也。淮南謂麥爲昧,故史從音爲文,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。升庵失考,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,蓋鳥昧草實蕨也。附辨於此。麥作夾下夂。 【卷五】【麥】 麥 《说文解字》【卷五】【麥】 『說文解字』 芒穀,秋穜厚薶,故謂之麥。麥,金也。金王而生,火王而死。从來,有穗者;从夊。凡麥之屬皆从麥。莫獲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夊,足也。周受瑞麥來麰,如行來。故从夊。 『說文解字注』
麥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mĄi˥˧ 唐代读音*mɛk日语读音MUGI韩语罗马MAYK现代韩语맥越南语mạch 客家话[沙头角腔] mak8 [客英字典] mak8 [海陆腔] mak8 [台湾四县腔] mak8 [陆丰腔] mak8 [东莞腔] mak8 [客语拼音字汇] mag6 [梅县腔] mak8 [宝安腔] mak8粤语maak6 mak6潮州话bhêh8 近代音明母皆來韻入聲作去聲麥小空;中古音明母麥韻入聲麥小韻莫獲切二等開口;上古音黄侃系统:明母德部 ;王力系统:明母職部 ;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麥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
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异体字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