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发轫 |
释义 | 发轫
拼音fā rèn 注音ㄈㄚ ㄖㄣˋ 近义开始 开端 先河 先导 滥觞 反义终结 词语解释发轫[ fā rèn ]⒈ 〈书〉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,使车前进。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 开始出现:发轫之作 ㄧ新文学运动发轫于五四运动。 引证解释⒈ 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,使车前进。借指出发,起程。 引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朝发軔於 苍梧 兮,夕余至乎 县圃。” ⒉ 动用,动员。 引《尉缭子·兵谈》:“富治者,民不发軔,甲不暴出,而威制天下。” ⒊ 比喻事物的开端。 引张彦远 《法书要录》卷九载 唐 张怀瓘 《书断下》:“兹又论夫文字发軔,牋翰殊出。” ⒋ 犹发迹。参见“发迹”。 引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记诗》:“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,内一絶句云:‘万里青霄发軔时,驊騮絶足看奔驰。’” 国语辞典发轫[ fā rèn ]⒈ 轫,支住车轮,让它不能转动的木头。发轫指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,使车子开始行动。引申指出发。 引《楚辞·屈原·离骚》:「朝发轫于苍梧兮,夕余至乎县圃。」 ⒉ 借称事情的开端。 引《聊斋志异·卷七·瑞云》:「此奴终身发轫之始,不可草草。」 近滥觞 开端 开始 先导 先河 反终结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