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婆娑 |
释义 | 婆娑
拼音pó suō 注音ㄆㄛˊ ㄙㄨㄛ 词语解释婆娑[ pó suō ]⒈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。 例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。毛传:“婆娑,舞也。” 英wirl,dance; ⒉ 枝叶纷披的样子。 英have luxuriant foliage; 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; 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媻娑”。 ⒉ 舞貌。 引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:“子仲 之子,婆娑其下。” ⒊ 形容姿态优美。 引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上:“但见歌喉清亮,舞态婆娑。” ⒋ 醉态蹒跚貌。 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酒诫》:“汉高 婆娑巨醉,故能斩蛇鞠旅。” ⒌ 盘桓;逗留。 引三国 魏 杜挚 《赠毌丘俭》诗:“騏驥马不试,婆娑槽櫪间;壮士志未伸,坎軻多辛酸。” ⒍ 逍遥;闲散自得。 引《文选·班彪<北征赋>》:“登障隧而遥望兮,聊须臾以婆娑。” ⒎ 奔波;劳碌。 引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十反·蜀郡太守颍川刘胜》:“杜密 婆娑府县,干与王政,就若所云,犹有公私。” ⒏ 犹扶疏,纷披貌。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 因月朔,与众在听,视槐良久,嘆曰:‘槐树婆娑,无復生意。’” ⒐ 引申为蓬松,散乱。 引《敦煌曲子词·凤归云》:“朱含碎玉,云髻婆娑。” ⒑ 形容声音悠扬,委婉。 引汉 王褒 《洞箫赋》:“风鸿洞而不絶兮,优嬈嬈以婆娑。” ⒒ 流滴貌。 引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七回:“他老人家这话説了可不是一遭儿了,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。” ⒓ 衰微貌;衰老貌。 引明 吕坤 《反挽歌》之一:“羈此婆娑世,欲飞不能奋。” ⒔ 佛教语。即娑婆。意为忍土、忍界。 引《敦煌变文集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》:“俗间之罪满婆娑,唯有慳贪罪最多。” 国语辞典婆娑[ pó suō ]⒈ 舞蹈的样子。 引《诗经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:「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」 ⒉ 盘旋、停留。 引《文选·宋玉·神女赋》:「既姽婳于幽静兮,又婆娑乎人间。」 ⒊ 阑珊、舒展。 引《北周·庾信·枯树赋》:「此树婆娑,生意尽矣。」 ⒋ 舒展。 引唐·姚合〈游阳河岸〉诗:「醉时眠石上,肢体自婆娑。」 ⒌ 委婉曲折。 引《文选·王襃·洞箫赋》:「风鸿洞而不绝兮,优娆娆以婆娑。」 ⒍ 茂盛的样子。 引《尔雅·释木》「如松柏曰茂」句下晋·郭璞·注:「枝叶婆娑。」 ⒎ 泪光闪动的样子。 例如:「泪眼婆娑」。 英语to swirl about, (of leaves and branches) to sway 德语flott wirbelnder, anmutige Tanzdrehungen (V) 法语danser, balancer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