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孔融 |
释义 | 孔融拼音kǒng róng 注音ㄎㄨㄥˇ ㄖㄨㄥˊ 词语解释孔融[ kǒng róng ]⒈ (153-208)东汉文学家。字文举,鲁国(治今山东曲阜)人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曾任北海相,后任少府,因触犯曹操,降为太中大夫,被杀。善诗文,辞采富丽,有《荐祢衡疏》、《与曹公论盛孝章书》等名篇。明人辑有《孔少府集》。 国语辞典孔融[ kǒng róng ]⒈ 人名。(西元153~208)字文举,东汉曲阜人,孔子二十世孙。有俊才,为建安七子之一,汉献帝时为北海相,世称孔北海;立学校,表儒术,后拜大中大夫,为曹操所杀。 英语Kong Rong (153-208), poet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德语Kong Rong (Eig, Pers, 153 - 208) 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