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孺子 |
释义 | 孺子
拼音rú zǐ 注音ㄖㄨˊ ㄗˇ 近义儿童 童子 稚童 词语解释孺子[ rú zǐ ]⒈ 小孩子。 例吾父王威镇江淮数年,岂可一旦称臣于孺子,贻笑于后世?——《英烈传》 英child; ⒉ 古代太子的妾的名目。 例太子有妃,有良娣,有孺子,妻妾凡三等。——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 英concubines of the nobility; 引证解释⒈ 幼儿,儿童。 引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,皆有怵惕惻隐之心。” ⒉ 古代称天子、诸侯、世卿的继承人。参阅 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孺子》。 引《书·立政》:“呜呼!孺子王矣。” ⒊ 贵妾。 引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齐王 夫人死,有七孺子皆近, 薛公 欲知王所欲立,乃献七珥,美其一,明日视美珥所在,劝王立为夫人。” ⒋ 犹小子、竖子,含藐视轻蔑意。 引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吾事之去留在 张君,孺子岂有客习於相君者哉?” ⒌ 东汉 徐穉 的字。 徐穉,豫章 南昌 人,家贫,隐居不仕。后亦以指清贫淡泊,隐居不仕者。 引唐 陈子昂 《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》诗:“未及 冯公 老,何惊 孺子 贫。” ⒍ 引指古之《孺子歌》。歌曰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” 国语辞典孺子[ rú zǐ ]⒈ 幼童的通称。 引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「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。」 近童子 ⒉ 古称贵妾。 引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「齐王夫人死,有七孺子皆近。」 ⒊ 嫡长子。 引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「孺子诚微,实继平帝之体。」 德语Kind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