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萧散 |
释义 | 萧散
拼音xiāo sàn 注音ㄒ一ㄠ ㄙㄢˋ 词语解释萧散[ xiāo sàn ]⒈ 犹萧洒。形容举止、神情、风格等自然,不拘束;闲散舒适。 引证解释⒈ 犹萧洒。形容举止、神情、风格等自然,不拘束;闲散舒适。 引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司马相如 为《上林》、《子虚》赋,意思萧散,不復与外事相关。” ⒉ 消散;消释。 引《晋书·恭帝纪论》:“虽有手握戎麾,心存旧国,迴首无良,忽焉萧散。” ⒊ 萧条;凄凉。 引南朝 梁 何逊 《和司马博士咏雪》:“萧散忽如尽,徘徊已復新。” 国语辞典萧散[ xiāo sǎn ]⒈ 闲散。 引《新唐书·卷一七三·裴度传》:「度野服萧散,与白居易、刘禹锡为文章,把酒穷昼夜相欢,不问人间事。」 ⒉ 离散冷清。 引《文选·潘岳·哀永逝文》:「视天日兮苍茫,面邑里兮萧散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