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葳蕤 |
释义 | 葳蕤拼音wēi ruí 注音ㄨㄟ ㄖㄨㄟˊ 词语解释葳蕤[ wēi ruí ]⒈ 草木茂盛,枝叶下垂的样子。 例上葳蕤而防露兮。——《楚辞·七谏·初放》 英hanging down in clusters; ⒉ 委顿;委靡不振。 英weary; 引证解释⒈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。 引汉 东方朔 《七谏·初放》:“便娟之修竹兮,寄生乎江潭。上葳蕤而防露兮,下泠泠而来风。” ⒉ 羽毛饰物貌。 引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下摩兰蕙,上拂羽盖;错翡翠之葳蕤,繆绕玉绥。” ⒊ 华美貌;艳丽貌。 引《玉台新咏·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妾有绣腰襦,葳蕤自生光。” ⒋ 柔弱貌。 引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胭脂》:“葳蕤自守,幸白璧之无瑕;縲絏苦争,喜锦衾之可覆。” ⒌ 萎顿貌。 引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纷纶葳蕤,堙灭而不称者,不可胜数也。” ⒍ “萎蕤”亦写作“葳蕤”。后因以“葳蕤”借指锁。 引据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一六引《录异传·刘照》载:建安 中 河间 太守 刘照 妇亡,后太守梦见一妇人,往就之,又遗一双锁,太守不能名,妇曰:“此萎蕤锁也。以金缕相连,屈伸在人,实珍物。吾方当去,故以相别,慎无告人!” ⒎ 古代一种首饰。 引清 方以智 《通雅·衣服》:“﹝步摇﹞往时男女皆可饰,男冠如曲缨葳蕤之类。” ⒏ 草名。即萎蕤。参见“萎蕤”。 引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葳蕤草,一名丽草,又呼为女草, 江 浙 中呼娃草。” 国语辞典葳蕤[ wēi ruí ]⒈ 形容枝叶繁密,草木茂盛的样子。 引《文选·王粲·公䜩诗》:「昊天降丰泽,百卉挺葳蕤。」 ⒉ 形容委靡不振,慵懒怠惰。 引《红楼梦·第二六回》:「袭人曰:『你出去了就好了。只管这么葳蕤,越发心里烦腻。』宝玉无精打彩的,只得依他。」 英语lush (vegetation), lethargic 法语luxuriante (végétation), léthargique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