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豋 |
释义 | ![]() 豋 拼音dēng 注音ㄉㄥ 部首豆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3画 五笔WGKU仓颉BOMRT郑码RSJU四角27108结构上下电码6260统一码8C4B笔顺ノフ丶丶フ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豋 ⒈ 古同“登”。 统一码豋字UNICODE编码U+8C4B,10进制: 35915,UTF-32: 00008C4B,UTF-8: E8 B1 8B。 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异体字Englishceremonial vessel 康熙字典![]() 豋【酉集中】【豆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6画 〔古文〕 又《元史·祭祀志》太羹每室三豋,和羹每室三鉶。 又通作鐙。《禮·祭統》執鐙。《註》鐙,豆下跗也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實于鐙。《註》瓦豆謂之鐙。《集韻》或作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
禮器也。从廾持肉在豆上。讀若鐙同。都縢切文六重一 说文解字注(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