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空桑 |
释义 | 空桑拼音kōng sāng 注音ㄎㄨㄥ ㄙㄤ 词语解释空桑[ kōng sāng ]⒈ 传说中的山名。产琴瑟之材。 ⒉ 瑟名。古代于夏至祀地奏乐用。 ⒊ 空心桑树。 ⒋ 指非父母所生,来历不明者。 ⒌ 指僧人或佛门。 引证解释⒈ 传说中的山名。产琴瑟之材。 引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空桑 之琴瑟, 咸池 之舞,夏日至,於泽中之方丘奏之。” ⒉ 瑟名。古代于夏至祀地奏乐用。 引《楚辞·大招》:“魂乎归徠,定空桑只。” ⒊ 空心桑树。 引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,献之其君,其君令烰人养之。” ⒋ 指非父母所生,来历不明者。 引《旧唐书·傅奕传》:“萧瑀 非出於空桑,乃遵无父之教。” ⒌ 指僧人或佛门。 引元 杨载 《次韵钱唐怀古》:“空桑説法黄龙听,贝叶繙经白马驼。” 国语辞典空桑[ kōng sāng ]⒈ 地名。在今河南省陈留县南。相传为伊尹出生的地方。 ⒉ 传说中的山名。一说在鲁,一说在楚,出琴瑟之材。 ⒊ 自空心桑树里生长出来。古代传说有一采桑女子,在空心桑树里拾得一个婴儿,长大后即是商代政治家伊尹。 引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·第一折》:「此生不是空桑出,不报冤雠不姓张。」 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