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嶽 |
释义 | ![]() 嶽 拼音yuè 注音ㄩㄝˋ 部首山部部外笔画14画总笔画17画 五笔MQTD仓颉UKHK郑码LLGS四角22284结构上下电码1547统一码5DBD笔顺丨フ丨ノフノ丶一一一丨フ一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嶽 ⒈ 同“岳”。 统一码嶽字UNICODE编码U+5DBD,10进制: 23997,UTF-32: 00005DBD,UTF-8: E5 B6 BD。 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嶽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。 异体字
Englishmountain peak, summit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◎ 嶽 (1) 岳 1 的异体字 (2) 姓 (3) 另见 (岳)康熙字典![]() 嶽【寅集中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4画 〔古文〕 又霍山爲南嶽,卽天柱山,潯水所出。霍衡俱爲南嶽也。《正字通》按地理志,衡山在長沙湘南縣,故曰江南衡。若天柱在廬江潯縣,則江北矣。亦曰南嶽者,漢武帝以衡山遼曠,移其祠於天柱,亦名天柱爲霍山。衡霍其實一山,衡山名霍。猶泰山一名岱也。 又嶽嶽,長角貌。《前漢·朱雲傳》五鹿嶽嶽,朱雲折其角。 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嶽敏。見廣西志。 又通作岳《書·堯典》帝曰:咨,四岳。《傳》四岳,官名。一人而總四岳諸侯之事也。 又州名。本巴州,隋曰岳州,以天岳山名,山在洞庭湖。 又叶虞欲切,音玉。《曹植·責躬詩》願蒙矢石,建旗東嶽。庶立毫釐,微功自贖。《集韻》或作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嶽【卷九】【山部】 東,岱;南,靃;西,華;北,恆;中,泰室。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。从山獄聲。岳,古文象高形。五角切 说文解字注(嶽)東岱、見下。南靃、南靃者、衡山也。在今湖南衡州府衡山縣西北。風俗通曰。衡山一名霍山。爾雅釋山曰。霍山爲南嶽。尚書大傳、白虎通皆舉霍山。毛傳則曰。南嶽、衡。許宗毛者也。曰南霍、正皆謂今湖南之衡山。卽漢地理志長沙國湘南縣東南之禹貢衡山也。封禪書。漢武帝元封四年。巡南郡。至江陵而東。登禮灊之天柱山。號曰南嶽。此郭景純所謂武帝以衡山遼曠。移其神於天柱者。葢自是天柱始有霍山之名。而衡山不曰霍山矣。許言霍者、從其朔偁也。天柱山者、今安徽六安州霍山縣南之霍山是也。西?、見下。北恒、爾雅曰。恒山爲北嶽。毛傳曰。北嶽、恒。禹貢職方之恒山也。在今直 (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