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蛔虫 |
释义 | 蛔虫
拼音huí chóng 注音ㄏㄨㄟˊ ㄔㄨㄥˊ 词语解释蛔虫[ huí chóng ]⒈ 亦作“蚘虫”。在人或其他动物肠中寄生的一种线形长虫。能损害人、畜健康,并能引起多种疾病。比喻懂得别人内心活动的人。 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蚘虫”。 ⒉ 在人或其他动物肠中寄生的一种线形长虫。能损害人、畜健康,并能引起多种疾病。 引《南史·张邵传》:“石蚘者,久蚘也。医疗既僻,蚘虫转坚,世间药不能遣。” ⒊ 比喻懂得别人内心活动的人。 引元 秦简夫 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不曾吃饭哩,你可不早説,谁是你肚里蚘虫,与你一个银子,自家买饭吃去。” 国语辞典蛔虫[ huí chóng ]⒈ 动物名。圆形动物门。成虫长约四至八寸,形状像蚯蚓,呈白色或米黄色。寄生于人的肠壁上及猫、狗等家畜体内,常随粪便排出。蛔虫在人体内会造成营养不良、精神不振、腹痛等症状,并且会引起肠阻塞、阑尾炎、肠穿孔等疾病。 ⒉ 比喻了解详情的人。 引《儿女英雄传·第一〇回》:「他又不是这位姑娘肚子里的蛔虫,如何能体贴得这么周到呢?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