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浸 |
释义 | ![]() 浸 拼音jìn 注音ㄐ一ㄣˋ 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0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VPC仓颉ESME郑码VXWX四角37147结构左右电码3190区位2994统一码6D78笔顺丶丶一フ一一丶フフ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浸 ⒈ 泡,使渗透:浸泡。浸透。浸种( )。浸渍。浸没( )。沉浸(亦称“浸沉”)。⒉ 逐渐:浸染。浸渐。浸润。 统一码浸字UNICODE编码U+6D78,10进制: 28024,UTF-32: 00006D78,UTF-8: E6 B5 B8。 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。 异体字
汉英互译dip、immersed、immerses、soak、swim 造字法形声:从氵、声 Englishsoak, immerse, dip, percolate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◎ 浸 〈名〉 (1) (形声。从水,籀文寝声。本义:古水名。浸水) 同本义 [Jin River] 浸,浸水也。出 魏郡 武安东北,入 呼沱水。——《说文》。 朱骏声按,出今 河南彰德府武安县,入 虖沱河。 (2) 又如:巨浸(大湖) 词性变化◎ 浸 〈动〉 (1) 泡在水里,被水渗入 [immerse;steep;soak] 冽彼下泉,浸彼苞稂。——《诗·曹风·下泉》 其浸五湖。——《周礼·职方氏》 浸渊之草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木味》 (2) 又如:浸淬(把金属工件烧红,然后浸入水中急速冷却,以增加其硬度或改变其物理、化学性能);浸蚀(因液体浸泡而腐蚀或损伤);浸濡(因受水渍而湿透) (3) 灌溉 [irrigate] 一日浸百畦。——《庄子·天地》 (4) 又如:浸溉(灌溉);浸水(用水灌溉,泡水,置于水中) (5) 渗入;渗透 [permeate] 浸润之谮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。皇疏:“浸渊,犹渐渍也。” 上漏下湿,润浸北房。——《淮南子·原道》 (6) 又如:浸浸(汗、水等渗出貌) (7) 淹没 [flood] 别时茫茫江浸月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(8) 又如:浸包(包容);浸害(指涝灾);浸漫(犹弥漫,多指水;涨溢);浸荡(侵蚀冲荡) (9) 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[be at]。如:浸沉;浸涵(沉浸涵泳);浸想(谓仔细深入地观察思考);浸溺(沉溺) (10) 浸染,熏陶 [inoculate]。如:浸洽(浸润熏陶);浸薰(浸渍熏灼。谓逐渐败坏) (11) 滋润。喻施恩惠 [moisten] 泽浸昆虫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。注:“润也。” (12) 又如:浸潭(浸润广衍);浸育(浸毓。滋润养育);浸漉(浸润。喻恩泽下施);浸泽(润泽。喻普施恩译) (13) 通“潜” [go out in secret]。如:浸行(潜行,秘密出行) (14) 仔细看 [see carefully] 乃始揽物引类,览取挢掇,浸想宵类…引人之意,系之无极。——《淮南子》 ◎ 浸 〈副〉 渐渐 [gradually]。如:浸盛(浸强。逐渐强盛);浸疏(逐渐疏远);浸润不行(不受浸染);浸淫(逐渐。形容分量渐渐增加) ◎ 浸 <连> 若,假使 [if]。如:浸令(假使;即使);浸使(假使);浸假(假令,假如) 常用词组浸槽、浸出、浸灌、浸化、浸灰、浸剂、浸礼、浸没、浸没、浸泡、浸取、浸染、浸润、浸提、浸透、浸洗、浸种、浸渍 康熙字典![]() 浸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7画 〔古文〕 又潤也。《詩·小雅》浸彼稻田。 又漸也。《易·臨卦》剛浸而長。 又沒也。《史記·趙世家》城不浸者三版。 又涵也,沈也,澤之總名也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大浸稽天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揚州其浸五湖。 又通作湛。《禮·內則》湛諸美酒。 又《廣韻》七林切《集韻》千尋切,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寖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水。出魏郡武安,東北入呼沱水。从水 说文解字注(寖)濅水。出魏郡武安。東北入呼沱水。魏郡武安、二志同。今河南彰德府武安縣縣西南五十里有武安城。前志武安下曰。?水東北至信都國東昌入虖池河。過郡五。行六百一十里。从水、 浸字组词浸字开头组词
浸字中间组词
浸字结尾组词
浸字开头的成语
第二字是浸的成语暂未收录第二字是浸的成语! 第三字是浸的成语
第四字是浸的成语暂未收录第四字是浸的成语! 浸字结尾的成语暂未收录浸字结尾的成语! 浸的成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