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笮桥 |
释义 | 笮桥
拼音zuó qiáo 注音ㄗㄨㄛˊ ㄑ一ㄠˊ 词语解释笮桥[ zuó qiáo ]⒈ 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。 ⒉ 桥名。又名夷里桥。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。因桥用竹索编成,故名。相传晋永和四年桓温伐蜀,战败蜀主李势于此。 引证解释⒈ 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。 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一》:“县,即 汶山郡 治, 刘备 所置也。渡江有笮桥。” ⒉ 桥名。又名 夷里桥。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南。因桥用竹索编成,故名。相传 晋 永和 四年 桓温 伐 蜀,战败 蜀 主 李势 于此。 引晋 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﹝西南两江有七桥﹞城南曰 江桥 ;南渡流曰 万里桥 ;西上曰 夷里桥,亦曰 笮桥。桥又从冲治,桥西北折曰 长昇桥 ; 郫江 上西有 永平桥。”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笮桥
拼音zuó qiáo 注音ㄗㄨㄛˊ ㄑ一ㄠˊ 词语解释笮桥[ zuó qiáo ]⒈ 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。 ⒉ 桥名。又名夷里桥。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。因桥用竹索编成,故名。相传晋永和四年桓温伐蜀,战败蜀主李势于此。 引证解释⒈ 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。 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一》:“县,即 汶山郡 治, 刘备 所置也。渡江有笮桥。” ⒉ 桥名。又名 夷里桥。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南。因桥用竹索编成,故名。相传 晋 永和 四年 桓温 伐 蜀,战败 蜀 主 李势 于此。 引晋 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﹝西南两江有七桥﹞城南曰 江桥 ;南渡流曰 万里桥 ;西上曰 夷里桥,亦曰 笮桥。桥又从冲治,桥西北折曰 长昇桥 ; 郫江 上西有 永平桥。”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