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头陀 |
释义 | 头陀
拼音tóu tuó 注音ㄊㄡˊ ㄊㄨㄛˊ 词语解释头陀[ tóu tuó ]⒈ 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。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。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。又作“驮都、杜多、杜荼” 英梵dhūta; mendicant Buddhist monk; 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头陁”。梵文dhūta的译音。意为“抖擞”,即去掉尘垢烦恼。因用以称僧人。亦专指行脚乞食的僧人。 引南朝 齐 王屮 《头陀寺碑文》:“以法师景行 大迦叶,故以头陀为称首。” 国语辞典头陀[ tóu tuó ]⒈ 佛教用语。指修习十二种苦行的比丘为梵语dhūta的音译。意译为修治、摇振、弃除。 ⒉ 习俗上又将行脚乞食的出家人称为「头陀」。此僧人通常还保留有部分的头发。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