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蝌蚪 |
释义 | 蝌蚪
拼音kē dǒu 注音ㄎㄜ ㄉㄡˇ 词语解释蝌蚪[ kē dǒu ]⒈ 蛙或蟾的幼虫。如:蝌蚪书(古文字体的一种。笔画多,头大尾小,形如蝌蚪,故称);蝌蚪文字(又叫蝌蚪篆文、蝌蚪鸟迹。即指蝌蚪书) 英tadpole; 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蝌斗”。 ⒉ 蛙或蟾蜍的幼虫。 引《南史·文学传·卞彬》:“蝌斗唯唯,羣浮闇水。” ⒊ 指蝌蚪书。参见“蝌蚪书”。 引宋 苏轼 《凤翔八观·石鼓歌》:“忆昔 周宣 歌《鸿雁》,当时籀史变蝌蚪。” 国语辞典蝌蚪[ kē dǒu ]⒈ 蛙或蟾蜍的水生幼体。背面黄褐色或黑色,体椭圆,尾大而侧扁。大多为草食。成长时先生后肢,寻生前肢,尾渐缩小至不留痕迹,最后变成蛙或蟾蜍。 英语tadpole, CL:隻|只[zhi1],條|条[tiao2] 德语Kaulquappe (S) 法语têtard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