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司铎 |
释义 | 司铎
拼音sī duó 注音ㄙ ㄉㄨㄛˊ 词语解释司铎[ sī duó ]⒈ 谓掌管文教。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,故称。 ⒉ 古代军中负责击钲铎以传令的人。 ⒊ 春秋鲁国宫名。 ⒋ 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。也称司祭。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(单数作Sacerdos)。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“撒责尔铎德”,简称“铎德”,后来用儒家关于“施政教时振木铎”的说法,改为“司铎”。 引证解释⒈ 谓掌管文教。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,故称。 引清 孙枝蔚 《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因赋寄怀》诗之二:“学官繇延聘,事曾闻 元 季。当时司鐸者,往往居大位。” ⒉ 古代军中负责击钲铎以传令的人。 引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戈矛若林,牙旗繽纷,迄于 上林,结徒为营,次和树表,司鐸授鉦,坐作进退,节以军声。” ⒊ 春秋 鲁国 宫名。 引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:“五月辛卯,司鐸火。” ⒋ 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。也称司祭。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(单数作Sacerdos)。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“撒责尔铎德”,简称“铎德”,后来用儒家关于“施政教时振木铎”的说法,改为“司铎”。 国语辞典司铎[ sī duó ]⒈ 古代宣扬教化、颁布政令时击铎警众,故称主持教化的人为「司铎」。 引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:「次和树表,司铎授钲。」 ⒉ 对天主教东正教神职人员的尊称。 ⒊ 鲁国宫殿的名称。 引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:「夏五月辛卯,司铎火。」 ⒋ 复姓。周时有司铎射,为鲁国大夫。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司铎
拼音sī duó 注音ㄙ ㄉㄨㄛˊ 词语解释司铎[ sī duó ]⒈ 谓掌管文教。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,故称。 ⒉ 古代军中负责击钲铎以传令的人。 ⒊ 春秋鲁国宫名。 ⒋ 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。也称司祭。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(单数作Sacerdos)。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“撒责尔铎德”,简称“铎德”,后来用儒家关于“施政教时振木铎”的说法,改为“司铎”。 引证解释⒈ 谓掌管文教。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,故称。 引清 孙枝蔚 《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因赋寄怀》诗之二:“学官繇延聘,事曾闻 元 季。当时司鐸者,往往居大位。” ⒉ 古代军中负责击钲铎以传令的人。 引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戈矛若林,牙旗繽纷,迄于 上林,结徒为营,次和树表,司鐸授鉦,坐作进退,节以军声。” ⒊ 春秋 鲁国 宫名。 引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:“五月辛卯,司鐸火。” ⒋ 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。也称司祭。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(单数作Sacerdos)。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“撒责尔铎德”,简称“铎德”,后来用儒家关于“施政教时振木铎”的说法,改为“司铎”。 国语辞典司铎[ sī duó ]⒈ 古代宣扬教化、颁布政令时击铎警众,故称主持教化的人为「司铎」。 引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:「次和树表,司铎授钲。」 ⒉ 对天主教东正教神职人员的尊称。 ⒊ 鲁国宫殿的名称。 引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:「夏五月辛卯,司铎火。」 ⒋ 复姓。周时有司铎射,为鲁国大夫。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