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形质 |
释义 | 形质
拼音xíng zhì 注音ㄒ一ㄥˊ ㄓˋ 词语解释形质[ xíng zhì ]⒈ 肉体,躯壳。 ⒉ 外形,外表。 ⒊ 才具,气质。 ⒋ 犹形制。 ⒌ 指形式。 引证解释⒈ 肉体,躯壳。 引唐 刘禹锡 《祭柳员外文》:“意君所死,乃形质尔。魂气何託,听余哀词。” ⒉ 外形,外表。 引唐 无名氏 《东阳夜怪录》:“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…… 自虚 昏昏然,莫审其形质。” ⒊ 才具,气质。 引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:“自以形质异众,恐不容于世,隐迹 管涔山,以琴书为事。” ⒋ 犹形制。参见“形制”。 引《清史稿·圣祖纪三》:“御史 陈汝咸 招抚海寇 陈尚义 入见,询海上情势及洋船形质。” ⒌ 指形式。 引李大钊 《民彝与政治》:“顾此适宜之政治,究为何种政治乎?则惟民主义为其精神、代议制度为其形质之政治。” 国语辞典形质[ xíng zhí ]⒈ 躯体、身体。 引唐·刘禹锡〈祭柳员外文〉:「意君所死,乃形质耳。魂气何托,听予哀辞。」 ⒉ 形体与本质,外貌与内涵。 引《晋书·卷一〇三·刘曜载记》:「自以形质异众,恐不容于世,隐迹管涔山,以琴书为事。」 ⒊ 哲学上指形式与质料,为构成事物本质的二种元素。形式是构成事物类别的决定因素 ,质料是事物变化的主体。此理论由亚里斯多德首创,经士林哲学继续完成。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