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籁 |
释义 | ![]() 籁 拼音lài 注音ㄌㄞˋ 繁体籟 部首竹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9画 五笔86TGKM五笔98TSKM仓颉HDLO郑码MFRL四角88982结构上下电码4704区位8405统一码7C41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籁(籟) ⒈ 古代的一种箫。 ⒉ 孔穴里发出的声音,泛指声响:天籁。万籁俱寂。 统一码籁字UNICODE编码U+7C41,10进制: 31809,UTF-32: 00007C41,UTF-8: E7 B1 81。 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籁字收录于 现通表 。 异体字
汉英互译noise、sound 造字法形声:从竹、赖声 Englishbamboo flute; pipe; various sound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◎ 籁 籟 〈名〉 (1) (形声。从竹,赖声。本义:古代一种管乐器,三孔) (2) 同本义 [an ancient musical pipe] 吹鸣籁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。集解:“籁,箫也。” 爽籁发而清风生。——王勃《滕王阁序》 (3) 又如:籁竽(箫与竽,用竹制的管乐器);籁龠(古管乐器。籁,三孔;龠,六孔)。又指箫 (4) 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。亦泛指一般的声响 [sound]。如:人籁(人口吹奏出的声音);地籁(风吹孔穴发出的声音);万籁(自然界的各种声响) 康熙字典![]() 籟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22画,部外筆画:16画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 又凡孔竅機括皆曰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人籟則比竹,地籟則衆竅是已。 又叶力制切《宋玉·高唐賦》緣葉紫裏,丹莖白蔕。纖條悲鳴,聲似竽籟。《註》蔕,丁計切。籟,力制切。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籟【卷五】【竹部】 三孔龠也。大者謂之笙,其中謂之籟,小者謂之箹。从竹賴聲。洛帶切 说文解字注(籟)三孔龠也。龠部曰。龠、管樂。六孔。以和衆聲。按毛詩傳曰。龠六孔。許龠下從之。此云三孔龠者、謂龠之三孔者則名籟也。鄭注笙師、少儀、明堂位皆云。籥如笛、三孔。鄭專謂籟耳。今本說文龠下爲淺人所亂。然於此可以正彼。莊子人籟、地籟、天籟、引伸義也。大者謂之笙。笙、釋樂作產。其中謂之籟。釋樂作謂之仲。葢誤。小者謂之箹。三句見釋樂。大者葢六孔者也。中者三孔。从竹。賴聲。洛帶切。十五部。 籁字组词籁字开头组词
籁字中间组词
籁字结尾组词
籁字开头的成语暂未收录籁字开头的成语! 第二字是籁的成语
第三字是籁的成语暂未收录第三字是籁的成语! 第四字是籁的成语暂未收录第四字是籁的成语! 籁字结尾的成语暂未收录籁字结尾的成语! 籁的成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