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湜 |
释义 | ![]() 湜 拼音shí 注音ㄕˊ 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2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JGH仓颉EAMO郑码VKAI四角36181结构左右电码3290统一码6E5C笔顺丶丶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湜 ⒈ 形容水清见底:“湜湜其沚”。 统一码湜字UNICODE编码U+6E5C,10进制: 28252,UTF-32: 00006E5C,UTF-8: E6 B9 9C。 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湜字收录于 现通表 。 异体字
造字法形声:从氵、是声 Englishtransparent, clear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◎ 湜 〈形〉 水清的 [(of water) clear]。如:湜湜(水清澈的样子;清廉的样子) 康熙字典![]() 湜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 《唐韻》常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丞職切,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湜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水清底見也。从水是聲。《詩》曰:“湜湜其止。”常職切 说文解字注(湜)水淸見底也。各本作底見。依詩釋文正。邶風曰。涇以渭濁。湜湜其止。毛云。涇渭相入而淸濁異。按毛本作止。鄭乃作沚。毛意涇以入渭而形已濁。且以已形渭之湜湜然淸澂。喻君子以新昏而不潔已。且以已而益見新昏之可安。止者、水之澂定也。鄭易止爲沚。云小渚曰沚。湜湜、持正皃。喻君子得新昏。故謂已惡。已之持正守初。如沚然不動搖。是其訓湜字、比傅是字之解爲之。非水淸見底之謂矣。从水。是聲。常職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詩曰。湜湜其止。古今各本及玉篇、集韵、類篇皆作止。毛詩舊文也。傳於蒹葭云。小渚曰沚。於此無文。可以證矣。鄭箋當有止讀爲沚之文。淺人刪之。而竝改經文。 湜字组词湜字开头组词
湜字中间组词暂未收录湜字在中间的组词! 湜字结尾组词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