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潞 |
释义 | ![]() 潞 拼音lù 注音ㄌㄨˋ 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6画 繁体部首水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5画 五笔IKHK仓颉ERMR郑码VJRJ四角37164结构左右电码3406区位3426统一码6F5E笔顺丶丶一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潞 ⒈ 〔潞河〕水名,即中国北京市通县以下的北运河。 ⒉ 〔潞江〕水名,即中国云南省的怒江。 统一码潞字UNICODE编码U+6F5E,10进制: 28510,UTF-32: 00006F5E,UTF-8: E6 BD 9E。 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潞字收录于 现通表 。 造字法形声:从氵、路声 Englishriver in northern china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◎ 潞 〈名〉 (1) 古水名。即今山西浊漳河 [Lu River] 其浸汾、 潞。——《周礼》 (2) 春秋国名 [Lu state]。如:潞氏(单称“潞”或“路”。为赤狄的一支。故址在山西省潞城县东北) (3) 〈形〉 假借为“羸”( )。瘦弱,疲病 [thin and weak]士民罢潞,国家空虚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不屈》 康熙字典![]() 潞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2画 《唐韻》洛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故切, 又江名。《廣輿記》雲南永昌軍民府城北有潞江。 又州名。《廣韻》春秋初爲 又古齊邑名。《左傳·哀十七年》齊人伐衞,執般師以歸,舍諸潞。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潞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冀州浸也。上黨有潞縣。从水路聲。洛故切 说文解字注(潞)冀州浸也。周禮職方氏曰。冀州、其浸汾、潞。鄭云。潞出歸德。此謂潞卽洛耳。按班、許皆云洛出歸德北夷畍中。漢歸德在今甘肅慶陽府境。洛水在今陝西同州府境入河。非冀州地也。且雍州旣曰其浸洛矣。安得又爲冀浸。鄭注於雍州云洛出懷德。冀州云潞出歸德。葢由株守地理志。而未思志歸德下言其源、懷德下言其委。一水兩言。不當改洛爲潞。以屬冀州。自雍入冀。古無此水以當之。許但云冀州浸。不言何出何入。不欲强爲之說。葢此浸自周初迄漢。湮 潞字组词潞字开头组词
潞字中间组词暂未收录潞字在中间的组词! 潞字结尾组词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