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总督 |
释义 | 总督
拼音zǒng dū 注音ㄗㄨㄥˇ ㄉㄨ 词语解释总督[ zǒng dū ]⒈ 明初在用兵时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;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,一般管辖两省的军事和政治,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。 例总督胡宗宪。——《明史》 英governor; ⒉ 英法等国派驻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。 例加拿大总督。 英governor-general; ⒊ 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的代表。 英viceroy; 引证解释⒈ 总管督率。 引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昭宣 承业,都护是立,总督城郭,三十有六。” ⒉ 南北朝 统兵将领之通称。 引《南史·萧摩诃传》:“吾为总督,必须身居其后。” ⒊ 官名。 明 代初期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,事毕即罢。 成化 五年始专设 两广 总督,后各地逐渐增置,成为定制。 清 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,辖一省或二三省,综理军民要政,例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。另有主管河道及漕运事务者称河道总督、漕运总督。 ⒋ 宗主国驻在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。在 英联邦 内 英 王任命的自治领最高级官员也叫总督。 国语辞典总督[ zǒng dū ]⒈ 管理监督。 引《汉书·卷一〇〇·叙传下》:「昭、宣承业,都护是立,总督城郭三十有六。」 ⒉ 职官名。始置于明代,总管辖区内的文武庶政,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,管理一省或兼管数省。 ⒊ 代表君主治理属地的官吏。如英国的香港总督。也译作「代王」。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