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恐竦”。
⒉ 惶遽不安。
⒈ 亦作“恐竦”。惶遽不安。
引唐 赵璘 《因话录·商下》:“吾向见长官白事卑敬,不觉恐悚。”唐 温庭筠 《病中书怀呈友人》诗:“兕觥增恐竦,杯水失錙銖。”宋 张齐贤 《洛阳搢绅旧闻记·白万州遇剑客》:“廷让 闻之,若芒刺满身,恐悚而退。”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