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綴 |
释义 | ![]() 綴 拼音zhuì 注音ㄓㄨㄟˋ 简体缀 简体部首糹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4画 繁体部首糸部 五笔XCCC仓颉VFEEE郑码ZXXX四角27947结构左右电码4856叠字四叠字统一码7DB4笔顺フフ丶丶丶丶フ丶フ丶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綴 ⒈ 见“缀”。 统一码綴字UNICODE编码U+7DB4,10进制: 32180,UTF-32: 00007DB4,UTF-8: E7 B6 B4。 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綴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。 异体字
Englishpatch together, link, connect 康熙字典![]() 綴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 《廣韻》陟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株衞切, 又《書·顧命》底席綴純。《傳》綴,雜彩有文之具。 又《詩·商頌》爲下國綴旒。《傳》綴,猶結也。《禮·檀弓》殷主綴重焉。《註》殷人作主,而聯其重縣諸廟也。 又《禮·樂記》行其綴兆。《註》綴,表也,所以表行列也。 又《前漢·高帝紀》綴之以祀。《註》綴言不絕也。 又《荀子·非十二子篇》綴綴然。《註》不乖離之貌。 又竹劣切,音掇。《儀禮·士喪禮》綴足用燕几。《註》綴猶拘也。 又《禮·樂記》禮者,所以綴淫也。《註》綴,猶止也。 又《廣韻》陟劣切《集韻》枺劣切, 又《集韻》都外切,音祋。綴兆。鄭康成讀。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綴【卷十四】【叕部】 合箸也。从叕从糸。陟衞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(綴)合箸也。玄應書作合令箸也。箸直略切。古多叚綴爲贅。从叕糸。聯之以絲也。會意。叕亦聲。陟衞切。十五部。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