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衣钵相传 |
释义 | 衣钵相传
拼音yī bō xiāng chuán 注音一 ㄅㄛ ㄒ一ㄤ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衣钵相传[ yī bō xiāng chuán ]⒈ 中国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,常付衣钵为信,故称。 ⒉ 泛指一般师徒间学艺上的继承。 引证解释⒈ 中国 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,常付衣钵为信,故称。 引《旧唐书·方伎传·神秀》:“昔 后魏 末,有僧 达摩 者,本 天竺 王子,以护国出家,入南海,得禪宗妙法,云自 释迦 相传,有衣钵为记,世相付授。” ⒉ 泛指一般师徒间学艺上的继承。 引宋 王闢之 《渑水燕谈录·贡举》:“和鲁公 凝,梁 贞明 三年 薛廷珪 下第十三人及第, 后唐 长兴 四年知贡举,独爱 范鲁公 质 程文,语 范 曰:‘君文合在第一,暂屈居第十三人;用传老夫衣鉢。’时以为荣。其后相继为相。当时有赠诗者曰:‘从此庙堂添故事,登庸衣鉢尽相传。’” 国语辞典衣钵相传[ yī bō xiāng chuán ]⒈ 本指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授禅法,以衣钵为信物。语本后泛指思想、技术、学术等的传授。也作「衣钵真传」。 引《旧唐书·卷一九一·方伎传·神秀传》:「昔后魏末,有僧达摩者,本天竺王子,以护国出家,入南海,得禅宗妙法,云自释迦相传,有衣钵为记,世相付授。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衣钵相传拼音 yī bō xiāng chuán 注音 一 ㄅㄛ ㄒ一ㄤ ㄔㄨㄢˊ 解释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,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。比喻技术、学术的师徒相传。 出处 《旧唐书 方伎传 神秀》:“昔后魏末,有僧达摩者,本天竺王子,以护国出家,入南海,得禅宗妙法,云自释迦相传,有衣钵为记,世相付授。” 例子 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三章:“其所以衣钵相传,为希学之正统者。” 用法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技术、学术的师徒相传。 感情 衣钵相传是中性词。 繁体 衣鉢相傳 近义 口传心授 日语 いはつを次次(つぎつぎ)と伝える
衣钵相传:成语接龙顺接
衣钵相传:成语接龙逆接
成语组词
相关成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