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仪仗 |
释义 | 仪仗
拼音yí zhàng 注音一ˊ ㄓㄤˋ 词语解释仪仗[ yí zhàng ]⒈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、伞、扇、武器等。 英flags,weapons,etc.;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; 引证解释⒈ 指用于仪卫或赛会的武器、旗帜、伞、扇等。 引《晋书·五行志上》:“王敦 在 武昌,铃下仪仗生华如莲华,五六日而萎落。” ⒉ 指游行队伍前列所举的旗帜、标志等。 国语辞典仪仗[ yí zhàng ]⒈ 仪卫用的器具。古时帝王、官员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、伞、扇、武器等。 引《新唐书·卷四六·百官志一》:「库部郎中、员外郎,各一人,掌戎器、卤簿仪仗。」 ⒉ 担任仪卫的军队。 引《新唐书·卷二三·仪卫志上》:「朔望受朝及蕃客辞见,加纛、槊队,仪仗减半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