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四塞 |
释义 | 四塞拼音sì sài 注音ㄙˋ ㄙㄞˋ 词语解释四塞[ sì sài ]⒈ 指四方屏藩之国。 ⒉ 指四境皆有天险,可作屏障。 ⒊ 指四方边塞,边境。 引证解释⒈ 指四方屏藩之国。 引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四塞,世告至。” ⒉ 指四境皆有天险,可作屏障。 引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齐 南有 泰山,东有 琅邪,西有 清河,北有 渤海,此所谓四塞之国也。” ⒊ 指四方边塞,边境。 引《敦煌曲子词·献忠心》:“四塞休征罢战,放将仕,尽迴戈。” ⒋ 到处充塞。 引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旁魄四塞,云尃雾散。” ⒌ 四面蔽塞。 引宋 文天祥 《正气歌序》:“乍晴暴热,风道四塞。” 国语辞典四塞[ sì sài ]⒈ 四方藩卫的国家。 引《礼记·明堂位》:「四塞世告至,此周公明堂之位也。」 ⒉ 四境均有要塞、天险,比喻险固。 引《史记·卷六九·苏秦传》:「秦四塞之国,被山带渭。」 ⒊ 充塞四方。 引《汉书·卷九八·元后传》:「其夏,黄雾四塞终日。」 ⒋ 四方蔽塞。 引宋·文天祥〈正气歌序〉:「乍晴暴热,风道四塞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