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投竿 |
释义 | 投竿拼音tóu gān 注音ㄊㄡˊ ㄍㄢ 词语解释投竿[ tóu gān ]⒈ 投钓竿于水。谓垂钓。 ⒉ 丢掉钓竿。谓罢钓,借指出仕。相传吕尚钓于渭滨,周文王出猎相遇,与语大悦,同载而归,以为师。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。又汉郅恽曾从郑次都隐于弋阳山中,渔钓甚娱,后举孝廉出仕。见《东观汉记·郅恽传》。 引证解释⒈ 投钓竿于水。谓垂钓。 引《庄子·外物》:“任公子 为大鉤巨緇,五十犗以为饵,蹲乎 会稽,投竿东海,旦旦而钓,期年不得鱼。” ⒉ 丢掉钓竿。谓罢钓,借指出仕。相传 吕尚 钓于 渭 滨, 周文王 出猎相遇,与语大悦,同载而归,以为师。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。又 汉 郅恽 曾从 郑次都 隐于 弋阳山 中,渔钓甚娱,后举孝廉出仕。见《东观汉记·郅恽传》。 引三国 魏 应璩 《与从弟君苗君胄书》:“昔 伊尹 輟耕, 郅惲 投竿,思致君於 有虞,济蒸人於涂炭。” 国语辞典投竿[ tóu gān ]⒈ 比喻放弃仕宦之途。 引《庄子·外物》:「任公子为大钩巨缁,五十犗以为饵。蹲乎会稽,投竿东海。」 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投竿拼音tóu gān 注音ㄊㄡˊ ㄍㄢ 词语解释投竿[ tóu gān ]⒈ 投钓竿于水。谓垂钓。 ⒉ 丢掉钓竿。谓罢钓,借指出仕。相传吕尚钓于渭滨,周文王出猎相遇,与语大悦,同载而归,以为师。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。又汉郅恽曾从郑次都隐于弋阳山中,渔钓甚娱,后举孝廉出仕。见《东观汉记·郅恽传》。 引证解释⒈ 投钓竿于水。谓垂钓。 引《庄子·外物》:“任公子 为大鉤巨緇,五十犗以为饵,蹲乎 会稽,投竿东海,旦旦而钓,期年不得鱼。” ⒉ 丢掉钓竿。谓罢钓,借指出仕。相传 吕尚 钓于 渭 滨, 周文王 出猎相遇,与语大悦,同载而归,以为师。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。又 汉 郅恽 曾从 郑次都 隐于 弋阳山 中,渔钓甚娱,后举孝廉出仕。见《东观汉记·郅恽传》。 引三国 魏 应璩 《与从弟君苗君胄书》:“昔 伊尹 輟耕, 郅惲 投竿,思致君於 有虞,济蒸人於涂炭。” 国语辞典投竿[ tóu gān ]⒈ 比喻放弃仕宦之途。 引《庄子·外物》:「任公子为大钩巨缁,五十犗以为饵。蹲乎会稽,投竿东海。」 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