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折券 |
释义 | 折券拼音zhé quàn 注音ㄓㄜˊ ㄑㄨㄢˋ 词语解释折券[ zhé quàn ]⒈ 谓毁弃债券,不再索取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﹝高祖﹞常从王媪、武负贳酒……岁竟,此两家常折券弃责。”颜师古注:“以简牍为契券,既不征索,故折毁之,弃其所负。”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宋清卖药于长安西市……贫士请药,常多折券。”宋郭彖《睽车志》卷一:“﹝林灵素﹞尝从旗亭贳酒,久不归直。其人督之,灵素计窘,即举手自扪其面……其人惊怖,竟为折券。”后亦以“折券”指沽酒。 引证解释⒈ 谓毁弃债券,不再索取。 引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﹝ 高祖 ﹞常从 王媪、武负 貰酒……岁竟,此两家常折券弃责。” 国语辞典折券[ zhé quàn ]⒈ 毁掉债券,不再索偿,或毁掉契约,不再受拘束限制。 引《史记·卷八·高祖本纪》:「岁竟,此两家常折券弃责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折券拼音zhé quàn 注音ㄓㄜˊ ㄑㄨㄢˋ 词语解释折券[ zhé quàn ]⒈ 谓毁弃债券,不再索取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﹝高祖﹞常从王媪、武负贳酒……岁竟,此两家常折券弃责。”颜师古注:“以简牍为契券,既不征索,故折毁之,弃其所负。”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宋清卖药于长安西市……贫士请药,常多折券。”宋郭彖《睽车志》卷一:“﹝林灵素﹞尝从旗亭贳酒,久不归直。其人督之,灵素计窘,即举手自扪其面……其人惊怖,竟为折券。”后亦以“折券”指沽酒。 引证解释⒈ 谓毁弃债券,不再索取。 引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﹝ 高祖 ﹞常从 王媪、武负 貰酒……岁竟,此两家常折券弃责。” 国语辞典折券[ zhé quàn ]⒈ 毁掉债券,不再索偿,或毁掉契约,不再受拘束限制。 引《史记·卷八·高祖本纪》:「岁竟,此两家常折券弃责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