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报罢 |
释义 | 报罢
拼音bào bà 注音ㄅㄠˋ ㄅㄚˋ 词语解释报罢[ bào bà ]⒈ 古谓批覆所言之事作罢,即言事不准。科举时代考试落第,亦称报罢。 引证解释⒈ 古谓批复所言之事作罢,即言事不准。 引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数因县道上言变事,求假軺传,诣行在所条对急政,輒报罢。” ⒉ 科举时代考试落第,亦称报罢。 引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杜少陵诗》:“天宝 六载召试至 长安,报罢之后,则日益饥窘,观其诗可知也。” 国语辞典报罢[ bào bà ]⒈ 旧时人臣上书,希望获得进用,却被告示罢退令归。 引《汉书·卷六七·梅福传》:「数因县道上言变事,求假轺传,诣行在所条对急政,辄报罢。」 ⒉ 科举时代称考试落第为「报罢」。 引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卷二·杜少陵诗》:「天宝六载,召试至长安,报罢之后,则日益饥窘。」 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报罢
拼音bào bà 注音ㄅㄠˋ ㄅㄚˋ 词语解释报罢[ bào bà ]⒈ 古谓批覆所言之事作罢,即言事不准。科举时代考试落第,亦称报罢。 引证解释⒈ 古谓批复所言之事作罢,即言事不准。 引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数因县道上言变事,求假軺传,诣行在所条对急政,輒报罢。” ⒉ 科举时代考试落第,亦称报罢。 引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杜少陵诗》:“天宝 六载召试至 长安,报罢之后,则日益饥窘,观其诗可知也。” 国语辞典报罢[ bào bà ]⒈ 旧时人臣上书,希望获得进用,却被告示罢退令归。 引《汉书·卷六七·梅福传》:「数因县道上言变事,求假轺传,诣行在所条对急政,辄报罢。」 ⒉ 科举时代称考试落第为「报罢」。 引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卷二·杜少陵诗》:「天宝六载,召试至长安,报罢之后,则日益饥窘。」 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