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拂子 |
释义 | 拂子拼音fú zǐ 注音ㄈㄨˊ ㄗˇ 词语解释拂子[ fú zǐ ]⒈ 即拂尘。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。 ⒉ 用于杂技、歌舞等的指挥。 ⒊ 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。 引证解释⒈ 即拂尘。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。 引五代 和凝 《山花子》词:“佯弄红丝蝇拂子,打檀郎。” ⒉ 用于杂技、歌舞等的指挥。 引唐 段安节 《乐府杂录·龟兹部》:“戏有五方狮子,高丈餘,各衣五色。每一狮子有十二人,戴红抹额,衣画衣,执红拂子,谓之狮子郎。” ⒊ 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。参见“拂尘”。 引《花月痕》第四八回:“这妖妇率妖尼等挺立水面,将拂子一挥,战舰都倒转了,礮火一一自打起来。”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