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伏日 |
释义 | 伏日拼音fú rì 注音ㄈㄨˊ ㄖˋ 词语解释伏日[ fú rì ]⒈ 又称“伏天”。节令名称。始于每年7月中旬,止于8月中旬。伏日期间,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,如长江中下游地区,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晴朗少雨,月平均气温可达28伏日29°c,最高气温可达38伏日40°c。此时有些地区常发生伏旱。 引证解释⒈ 三伏的总称,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古代亦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。 引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伏日,詔赐从官肉。” 国语辞典伏日[ fú rì ]⒈ 三伏之日。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,每十日为一伏,有三伏,共三十日,称为「伏日」,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也作「伏天」、「三伏天」。 引《汉书·卷六五·东方朔传》:「久之,伏日,诏赐从官肉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