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罼 |
释义 | ![]() 罼 拼音bì 注音ㄅ一ˋ 简体部首罒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5画 繁体部首网部部外笔画11画总笔画16画 五笔86LJAF五笔98LJAG仓颉WLWTJ郑码LKEB四角60504结构上下统一码7F7C笔顺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丨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罼 ⒈ 古代帝王的一种仪仗:“翠盖耀澄,罼帟凝晨。” ⒉ 古同“毕”(a.捕捉禽兽的长柄网,如“振羽入罗罼。”b.用长柄网捕捉,如“田、狩、罼、弋,不听国政”)。 统一码罼字UNICODE编码U+7F7C,10进制: 32636,UTF-32: 00007F7C,UTF-8: E7 BD BC。 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异体字
康熙字典![]() 畢【午集上】【田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6画 《廣韻》 又皆也。盡也。《詩·小雅》畢來旣升。《禮·月令》仲春之月,乃修闔扇,寢廟畢備。《註》畢,猶皆也。 又《郊特牲》唯爲社田,國人畢作。《疏》畢,盡也。 又月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月在甲曰畢。 又星名。《詩·小雅》有捄天畢。《朱註》天畢,畢星也。狀如掩兔之畢。《禮·月令》孟夏之月,日在畢。 又小綱也。《詩·小雅》鴛鴦于飛,畢之羅之。《疏》罔小而柄長謂之畢。《禮·月令》田獵罝罘,羅綱畢翳。《揚雄·校獵賦》荷垂天之畢。 又 又貫牲。體木也。《禮·雜記》畢用桑。《註》主人舉肉時,以畢助之。喪祭用桑,吉用棘。畢狀如㐅,博三寸,長八寸,柄長二尺四寸,丹漆兩頭。《儀禮·特牲饋食禮》宗人執畢先入。《註》畢狀如叉,蓋爲其似畢星,取名焉。 又《儀禮·大射儀》司馬正東面,以弓爲畢。《註》畢,所以助敎執事者。《疏》畢是助載鼎實之物,故司馬執弓爲畢以指授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車下鐵, 又《字彙補》畢門,路門也。 又地名。《爾雅·釋地》畢,堂牆。《註》今終南山道名,畢其邊,若堂室之牆。《詩·秦風·終南何有有紀有堂箋》畢,終南山之道名,邊如堂之牆然。 又國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畢原酆郇,文之昭也。《史記·建元以來王子侯年表》畢梁侯劉嬰。 又姓。《左傳·閔元年》畢萬爲右。《晉語》得畢陽。《註》畢陽,晉士。 又神名。《博雅》木神謂之畢方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况鬾 又鳥名。《山海經》章莪之山有鳥焉,其狀如鶴,一足,赤文靑質而白喙,名曰畢方。 又與彃同。《歸藏鄭母經》昔者羿善射,畢十日果畢之。 又與縪同。《儀禮·覲禮》冠六升外畢。《註》外畢者,冠前後屈而出縫於武也。《疏》外畢者,前後兩畢之末而向外攝之也。○按旣夕畢作縪。 又與韠同。《荀子·正論篇》共艾畢。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畢【卷四】【 田罔也。从 说文解字注(畢)田网也。謂田獵之网也。必云田者、以其字從田也。小雅毛傳曰。畢所以掩兔也。月令注曰。罔小而柄長謂之畢。按鴛鴦傳云。畢掩而羅之。然則不獨掩兔。亦可掩鳥。皆以上覆下也。畢星主弋獵。故曰畢。亦曰䍐車。許於率下曰。捕鳥畢也。此非別有一畢。亦是掩物之网。特牲饋食禮助載鼎實之噐象之亦曰畢。此則用以上載爲異。从田。各本無此二字。依韵㑹補。从 罼字组词罼字开头组词
罼字中间组词暂未收录罼字在中间的组词! 罼字结尾组词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