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探春 |
释义 | 探春拼音tàn chūn 注音ㄊㄢˋ ㄔㄨㄣ 词语解释探春[ tàn chūn ]⒈ 早春郊游。唐宋风俗,都城士女在正月十五日收灯后争先至郊外宴游,叫探春。 ⒉ 明代贡茶名。 ⒊ 花名。属木犀科,半常绿灌木,初夏开花,黄色。 ⒋ 词牌名。 引证解释⒈ 早春郊游。 唐 宋 风俗,都城士女在正月十五日收灯后争先至郊外宴游,叫探春。 引唐 孟郊 《长安早春》诗:“公子醉未起,美人争探春。” ⒉ 明 代贡茶名。 引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列朝·供御茶》:“上以重劳民力,罢造龙团,惟採茶芽以进。其品有四,曰:探春、先春、次春、紫笋。” ⒊ 花名。属木犀科,半常绿灌木,初夏开花,黄色。 引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唐花》:“谨按《日下旧闻考》,京师腊月即卖牡丹、梅花、緋桃、探春诸花。” ⒋ 词牌名。 引《词谱》卷三二:“《探春慢》,或作《探春》,无‘慢’字。” 国语辞典探春[ tàn chūn ]⒈ 初春时到郊外游玩。 引五代周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卷下·探春》:「都人士女,每至正月半后,各乘车跨马,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,为探春之宴。」 ⒉ 探望春光。 引唐·郑谷〈巴江〉诗:「朝醉暮醉雪开霁,一枝两枝梅探春。」 ⒊ 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。贾政之女,庶出,依大排行,行三。为人事理分明,说话又条理,颇受人敬爱。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