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刻鹄 |
释义 | 刻鹄
拼音kè hú 注音ㄎㄜˋ ㄏㄨˊ 词语解释刻鹄[ kè hú ]⒈ 喻仿效前贤。 ⒉ 谓弄巧成拙,适得其反。 引证解释⒈ 喻仿效前贤。参见“刻鵠类鶩”。 引唐 卢照邻 《释疾文》:“既而屠龙适就,刻鵠初成。” ⒉ 谓弄巧成拙,适得其反。参见“刻鵠类鶩”。 引《西游记》第三七回:“倘被多官拿住,説我们欺邦灭国,问一款大逆之罪,困陷城中,却不是画虎刻鵠也?” 国语辞典刻鹄[ kè hú ]⒈ 比喻仿效他人的行为。参见「刻鹄类鹜」条。 引唐·卢照邻〈释疾文·粤若〉:「既而屠龙适就,刻鹄初成。」 ⒉ 比喻弄巧成拙、适得其反。参见「刻鹄类鹜」条。 引《西游记·第三七回》:「倘被多官拿住,说我们欺邦灭国,问一款大逆之罪,困陷城中,却不是画虎刻鹄也?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