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謝 |
释义 | ![]() 謝 拼音xiè 注音ㄒ一ㄝˋ 简体谢 部首言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7画 五笔YTMF仓颉YRHHI郑码SNDS四角04600结构左右电码6200统一码8B1D笔顺丶一一一丨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一丨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謝 ⒈ 见“谢”。 统一码謝字UNICODE编码U+8B1D,10进制: 35613,UTF-32: 00008B1D,UTF-8: E8 AC 9D。 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謝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。 异体字
Englishthank; decline 康熙字典![]() 謝【酉集上】【言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0画 《唐韻》辭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詞夜切, 又《正韻》絕也。《史記·儒林傳》謝絕賔客。 又《增韻》退也,衰也,彫落也。《南史·範縝傳》形存則神存,形謝則神減。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若春秋有代謝。 又《類篇》告也。《前漢· 又《韻會》拜賜曰謝。《前漢·張安世傳》安世嘗有引薦,其人來謝。安世以爲舉賢達能,豈有私謝邪。 又《正字通》自以爲過曰謝。《禮·檀弓》從而謝焉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。 又《韻會》聽也。《正韻》致仕曰謝。《禮·曲禮》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,必賜之几杖。《註》謝,猶聽也。 又鳥名。《張華·禽經》子規啼苦,則倒懸於樹,自呼曰謝豹。 又菜名。《本草綱目》水苦蕒,一名謝婆菜。 又島名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登州東北海有大謝島。 又蠻名。《舊唐書·南蠻傳》東謝蠻,其地在黔州之西。 又國名。《詩·大雅》于邑于謝。《毛傳》謝,周之南國也。《朱傳》在今鄧州南陽縣。 又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謝沐縣,屬蒼梧郡。 又姓。《廣韻》出 又複姓。《風俗通》周宣王支子食采謝丘,因以爲氏。《前漢·古今人表》謝丘章,魯人。 又通作榭。《左傳·襄三十一年》宮室 又或作繹。亦作射。《爾雅·釋魚》龜仰者謝。《疏》謂行時頭仰。《周禮》地龜曰繹屬是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龜人鄭註》仰者繹。《禮·玉藻·鄭註》靈射之屬。《釋文》射音亦。《周禮》作繹。《爾雅》作謝。 又叶祥豫切,徐去聲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有靦瞢容,神惢形茹。弛氣離坐,㥏墨而謝。 又叶徂賀切,音坐。《韓愈·送窮文》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謝【卷三】【言部】 辤去也。从言䠶聲。辤夜切 说文解字注(謝)辤去也。辤、不受也。曲禮。大夫七十而致事。若不得謝。則必賜之几杖。此謝之本義也。引伸爲凡去之偁。又爲衰退之偁。俗謂拜賜曰謝。从言。䠶聲。辤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按經典無榭字。衹作謝。釋宫。無室曰榭。轉寫俗字也。木部不錄。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