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文书 |
释义 | 文书
拼音wén shū 注音ㄨㄣˊ ㄕㄨ 近义书记 秘书 布告 文告 文牍 词语解释文书[ wén shū ]⒈ 指公文、书信、契约等。 例手把文书口称敕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 英document; official despatch; ⒉ 从事公文、书信工作的人员。 英copy clerk; ⒊ 文字书籍。 英book; 引证解释⒈ 文字图籍。 引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明法度,定律令,皆以 始皇 起。同文书。治离宫别馆,周徧天下。” ⒉ 书籍;文章。 引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王 怀贪鄙之心,行自奋之智……禁文书而酷刑法,先诈力而后仁义。” ⒊ 公文;案牍。 引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文书盈於几阁,典者不能徧睹。” ⒋ 字据;契约。 引元 关汉卿 《窦娥冤》第一折:“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,兀的是借钱的文书,还了你。” ⒌ 书札。 引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三:“吴氏 者, 王丞相 之姻家也,且多有 王丞相 文书。” ⒍ 从事书信、公文工作的人。 引老舍 《月牙儿》十三:“她叫我帮助文书写写字,可是不必马上就这么办,因为我的字还需要练习。” ⒎ 文章和书法的合称。按,指 唐 元结 撰、 颜真卿 书写的《中兴颂》。 引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卷九二引 宋 张潞 《浯溪诗》:“两朝功罪乾坤定,二子文书日月光。” ⒏ 弹词的别称。参阅 清 范祖述 《杭俗遗风》。 国语辞典文书[ wén shū ]⒈ 统称公文、契约等文件。 引《三国志·卷五二·吴书·顾雍传》:「吕壹、秦博为中书,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。」 近布告 文牍 文告 秘书 书记 ⒉ 司理文书的人员。 ⒊ 文字。 引《史记·卷八七·李斯传》:「明法度,定律令,皆以始皇起。同文书,治离宫别馆,周遍天下。」 ⒋ 书籍。 引《史记·卷六·秦始皇本纪》:「秦王怀贪鄙之心,……废王道,立私权,禁文书而酷刑法,先诈力而后仁义,以暴虐为天下始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