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痈疽 |
释义 | 痈疽
拼音yōng jū 注音ㄩㄥ ㄐㄨ 词语解释痈疽[ yōng jū ]⒈ 毒疮,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。病原菌为葡萄球菌。 英ulcer; carbuncle; 引证解释⒈ 毒疮名。 引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申韩》:“若痈疽之相泞,色淫之相连,一节动而百枝摇。” ⒉ 比喻祸患;毛病。 引《旧唐书·方伎传·孙思邈》:“山崩土陷,天地之痈疽也。” 国语辞典痈疽[ yōng jū ]⒈ 常见的毒疮。多由于血液运行不良,毒质淤积而生。大而浅的为痈,深的为疽,多长在脖子、背部或臀部等地方。也作「雍雎」。 引《淮南子·人间》:「夫积爱成福,积怨成祸,若痈疽之必溃也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