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脱 |
释义 | 脱 拼音tuō 注音ㄊㄨㄛ 繁体脫 部首月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1画 五笔EUKQ仓颉BCRU郑码QUJR四角78212结构左右电码5192区位4549统一码8131笔顺ノフ一一丶ノ丨フ一ノフ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脱 ⒈ 离开,落掉:脱产。脱发( )。脱节。脱离。脱落。脱贫(摆脱贫困)。脱稿(完成著作)。脱手。摆脱。挣脱。临阵逃脱。⒉ 遗漏:脱漏。脱误。脱文(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。亦称“夺文”)。 ⒊ 取下,除去:脱下。脱帽。脱氧。脱脂。脱胎换骨。 ⒋ 倘若,或许:脱有不测。 ⒌ 轻慢:脱略(放任,不拘束)。脱易(轻率,不讲究礼貌)。轻脱(轻率,不持重,放荡)。 ⒍ 姓。 统一码脱字UNICODE编码U+8131,10进制: 33073,UTF-32: 00008131,UTF-8: E8 84 B1。 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。 异体字
汉英互译doff、escape from、miss out、pull off、take off 相关字词穿 造字法形声:从月、兑声 Englishtake off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◎ 脱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肉,兑( )声。本义:肉去皮骨)(2) 同本义 [peel off] 脱,消肉臞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肉去骨曰脱。——《尔雅》 肉曰脱之,鱼曰作之,枣曰新之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 其状若脱。——《列子·天瑞》 筋骨尽脱矣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(3) 离;脱离 [separate oneself from] 则脱然愈。——《公羊传·昭公十九年》。注:“疾除貌也。” 言脱于口。——《管子·霸形》 蠃蚌脱壳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 鱼不可脱于深渊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 善建不拔,善抱不脱。 (4) 又如:脱祸(摆脱祸害);脱了干系;脱凡(脱离凡俗);脱尸(灵魂脱离尸体);脱出(离出);脱清(脱离干系);脱卯(榫头离开卯眼);脱难(脱离患难) (5) 脱落;掉落 [shed] 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。——宋· 苏轼《后赤壁赋》 草拂之而色变,木遭之而叶脱。——欧阳修《秋声赋》 (6) 又如:脱羽;脱毛;脱叶 (7) 脱下,取下 [take off] 脱衣就功。——《国语·齐语》 虎贲之士脱剑。——《孔子家语·辨乐》 揽裙脱丝履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脱我战时袍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脱帽著帩头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 脱械居监外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(8) 又如:脱巾(脱下头巾);脱白(脱去白衣,进入仕途);脱肩(脱衣露肩);脱械(去掉刑具);脱脚(脱去鞋袜);脱褐(脱去粗衣);脱素穿色(脱掉白色的孝服,换上艳丽的服装。表示守孝期已过);脱白挂绿(脱去便装,换上官服。指已登科及第);脱剥(脱掉;剥去) (9) 逃 [escape from] 幸得脱矣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自度不得脱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脱京口。 脱笼之鹄。——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脱人于死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(10) 又如:脱去(逃走);脱走(脱身逃走或隐遁);脱免(脱身免祸或免灾);脱命(脱逃得命);脱监(脱狱。越狱);脱樊(逃出樊笼);脱网(漏网,逃脱);脱窜(逃窜);脱归(脱身逃归);脱放(放走;释放) (11) 失去;散落,缺漏 [fall in a scattering way;omit;lose] 脱去章句,是以难知。——《抱朴子·钧世》 (12) 又如:脱气(泄气;没出息);脱光(日月失去光辉);脱色(失色);脱简(原指简片散失。后泛指书本有缺页或文字有脱漏);脱角(折脱兽角) (13) 把东西变卖出去或把货物推销出去 [dispose of]。如:脱售(将货物脱手售出) (14) 照着描画;临摹 [copy] 彩笔描画我娘形,像貌仪容脱似真。——王仲文《王祥卧冰》 (15) 过去 [pass] 老子曰:“夫巧知神圣之人,吾自以为脱焉。”——《庄子·天道》 (16) 欺骗 [deceive]。如:脱嘴落须(说话不顾事实,胡编乱造);脱天漏网(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事);脱赚(欺骗甩脱) (17) 冒出,说出 颖脱而出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 词性变化◎ 脱 〈名〉 (1) 指病情突变、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[prostration syndrome] 脱之名,惟阳气骤越,阴阳相离,汗出如油,六脉垂绝,一时急迫之症,方名为脱。——《临证指南医案·脱》 (2) 又指中风脱证 凡中风昏倒,…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。——《医宗必读》 ◎ 脱 〈副〉 (1) 表示频度,相当于“偶尔” [once in a while] 事既未然,脱可免祸。——《后汉书》 (2) 表示推断,相当于“或者” [perhaps] 脱时过,止寒温而已。——《世说新语》 ◎ 脱 〈连〉 (1) 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倘若” [if] 脱获回耗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(2) 如:脱使(犹倘使。表示假设);脱或(倘或);脱若(倘若) ◎ 脱 〈形〉 (1) 洒脱;放任 [free and easy] 舒而脱脱兮,无感我帨兮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野有死麇》 则脱然而喜矣。——《淮南子·精神》 (2) 又如:脱然(轻松愉快、无拘无束的样子);脱直(爽快,耿直) (3) 疏忽,轻漫 无礼则脱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 入险自脱。 常用词组脱靶、脱班、脱不了身、脱产、脱出、脱除、脱垂、脱党、脱档、脱发、脱肛、脱稿、脱钩、脱轨、脱滑、脱货、脱缰、脱缰之马、脱节、脱臼、脱空、脱口而出、脱离、脱离编队、脱粒、脱粒机、脱漏、脱略、脱落、脱盲、脱毛、脱敏、脱泥、脱皮、脱皮掉肉、脱贫、脱期、脱氢、脱然、脱洒、脱色、脱涩、脱身、脱手、脱水、脱水、脱俗、脱粟、脱胎、脱胎换骨、脱逃、脱套、脱误、脱险、脱销、脱孝、脱卸、脱序、脱氧、脱颖而出、脱羽、脱脂、脱脂棉 康熙字典脫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7画 《唐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活切,音奪。《說文》消肉臞也。《玉篇》肉去骨《韻會》一曰壤斷。《增韻》物自解也。《博雅》脫,離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肉曰脫之。《註》剝其皮也。《疏》治肉,除其筋膜,取好者。 又《韻會》免也。《前漢·高五王傳》自以爲不得脫長安。《註》脫,免也。 又略也。《史記·禮書》凡禮始乎脫。《註》脫,猶疏略也。《後漢·向栩傳》及之官,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。《註》脫易素。 又《博雅》脫,遺也。《禮·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》遺,猶脫也。 又過去也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老子曰:夫巧知神聖之人,吾自以爲脫焉。《註》脫,過去也。 又除也。《公羊傳·昭十九年》復加一飯,則脫然愈。《註》脫然,疾除貌。 又《韻會》誤也。 又或然之辭。 又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倚商,活脫。《山海經》升山,其草多寇脫。《註》寇脫草生南方,高丈許,似荷葉,而莖中有瓤,正白。 又鳥名。《博雅》籠脫,鷂也。 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東七十里,曰脫扈之山。 又龍脫,地名。《史記·樊酈傳》戰龍脫。《註》在易州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他括切《韻會》他活切,音捝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欲雪切,音悅。蟲新出,皮悅好貌。司馬彪說。《莊子·至樂篇》蝴蝶,胥也。化而爲蟲,生於竈下,其狀若脫。《註》脫,新出皮也。 又《集韻》吐外切。與娧同。娧娧,舒遲貌。一曰喜也。《詩·召南》舒而脫脫兮。《禮·儒行·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》又必舒而脫脫焉。《釋文》脫,吐外反。 又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脫然而喜矣。《註》脫,舒也。 又《韻補》叶音退。《孔稚圭·北山移文》若其亭亭物表,皎皎霞外,芥千金而不眄。屣萬乗其如脫。《註》脫,叶徒對反。 又叶音託。《蘇軾·范景仁銘》君實旣來,遁歸於洛。縶而維之,莫之勝脫。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脫【卷四】【肉部】 消肉臞也。从肉兌聲。徒活切 说文解字注(脫)消肉臞也。消肉之臞、臞之甚者也。今俗語謂太甚者曰脫形。言其形象如解蛻也。此義少有用者。今俗用爲分散、遺失之義分散之義當用挩手部挩下曰。解挩也。遺失之義當用奪奞部曰。奪、手持隹失之也。从肉。兌聲。徒活切。十五部。 脱字组词脱字开头组词
脱字中间组词
脱字结尾组词
脱字开头的成语
第二字是脱的成语
第三字是脱的成语
第四字是脱的成语
脱字结尾的成语
脱的成语
脱字成语接龙脱字成语接龙:顺接
脱字成语接龙:逆接
脱字成语接龙:随机
脱字成语逆接接龙
脱字成语顺接接龙
脱字成语随机接龙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