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晦朔 |
释义 | 晦朔拼音huì shuò 注音ㄏㄨㄟˋ ㄕㄨㄛˋ 词语解释晦朔[ huì shuò ]⒈ 晦:阴历每月末的一天;朔:阴历月初的一天。农历月末至月初。 例朝菌不知晦朔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 英the last day and the first day of every month; ⒉ 农历一个月。 英a month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; 引证解释⒈ 农历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。 引《后汉书·律历志下》:“晦朔合离,斗建移辰,谓之﹝月﹞。” ⒉ 指农历一个月。 引《北齐书·李浑传》:“社客 贼之根本,围城復逾晦朔,乌合之众,易可崩离。” ⒊ 指早晚,旦夕。 引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朝菌不知晦朔,惠蛄不知春秋。” ⒋ 指阴阳交相变化。 引《医宗金鉴·张仲景<伤寒论·厥阴病>》“乌梅丸方”集解引 柯琴 曰:“厥阴当两阴交尽,又名阴之絶阳,宜无热也。第合晦朔之理,阴之初尽,即阳之初生,所以厥阴病热,是少阳使然也。” 国语辞典晦朔[ huì shuò ]⒈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与第一日。 引《续汉书志·第三·律历志下》:「晦朔合离,斗建移辰,谓之月。」 ⒉ 早晚、旦夕。 引《庄子·逍遥游》:「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