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腾踏 |
释义 | 腾踏
拼音téng tà 注音ㄊㄥˊ ㄊㄚˋ 词语解释腾踏[ téng tà ]⒈ 亦作“腾蹋”。 ⒉ 提起脚踏或踢。 ⒊ 指高抬腿行进;奔腾。 ⒋ 飞腾。 ⒌ 喻宦途得意。 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腾蹋”。 ⒉ 提起脚踏或踢。 引唐 顾况 《险竿歌》:“翻身挂影恣腾蹋,反綰头髻盘旋风。” ⒊ 指高抬腿行进;奔腾。 引唐 王建 《水夫谣》:“夜寒衣溼披短蓑,臆穿足裂忍痛何,到明辛苦无处説,齐声腾踏牵船出。” ⒋ 飞腾。 引宋 苏舜钦 《顶破二山诗》:“此邑有顶山,下潜子母虯。其子去为雨,以救乡人忧……岁来省其母,风雹六月秋,烟云腾蹋去,不復经月留。” ⒌ 喻宦途得意。 引宋 叶适 《赠岩电隐士》诗:“从来钟鼎无山林,老去岂復少年心,若言部位许亏闕,已早腾踏非埋沉。” 国语辞典腾踏[ téng tà ]⒈ 飞行绝迹。 引唐·韩愈〈符读书城南〉诗:「飞黄腾踏去,不能顾蟾蜍。」 ⒉ 高声的边走边唱。 引唐·王建〈水夫谣〉:「到明辛苦无处说,齐声腾踏牵船歌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