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本质 |
释义 | 本质
拼音běn zhì 注音ㄅㄣˇ ㄓˋ 近义素质 性质 实质 本色 性子 反义现象 词语解释本质[ běn zhì ]⒈ 事物中常在的不变的形体。 英physique; ⒉ 事物的根本性质。 例本质优秀。 英nature; ⒊ 哲学名词。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。 例本质差别。 英essence; 引证解释⒈ 本身的形体;本来的形体。 引晋 刘智 《论天》:“言闇虚者,以为当日之衝,地体之荫,日光不至,谓之闇虚。凡光之所照,光体小於蔽,则大於本质。” ⒉ 指本来的状貌。 引隋 薛道衡 《昭君辞》:“不蒙女史进,更失画师情。娥眉非本质,蝉鬢改真形。” ⒊ 指人的本性;资质。 引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十:“人因伏地学之,遂不飢……还食穀,啖滋味,百餘日中,復其本质。” ⒋ 本来的事实。 引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言语》:“夫本质如此,而推过史臣,犹鑑者见 嫫姆 多媸,而归罪于明镜也。” ⒌ 谓本来的质朴风貌。 引明 唐顺之 《答皇甫百泉郎中》:“近得其诗读之,则已洗尽铅华,独存本质,幽玄雅淡,一变而得古作者之精。” ⒍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。 引毛泽东 《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》:“这些同志看问题的方法不对,他们不去看问题的本质方面。” 国语辞典本质[ běn zhí ]⒈ 事物本身原有的根本属性。 引《红楼梦》第八六回:「譬如好木,太要做玲珑剔透,本质就不坚了。」 例如:「这件事的本质,并不如你想像的单纯。」 近性质 实质 本色 反现象 ⒉ 人的本性。 引《南齐书·卷二五·列传·张敬儿》:「朕犹谓恩义所感,本质可移。」 例如:「他的本质不坏。」 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